第28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下點兵在身邊戒備,可保萬一。
部隊的副帥青玄子和部隊中那些雷曉飛在巴蜀招聘的文人副職,也被雷曉飛留下了參與這次改革行動。畢竟,這部分的人在巴蜀跟著雷曉飛做過此類的工作,有工作經驗。一個好漢三人幫嘛,否則,單靠一個雷小哥,就是讓他走遍番山墟以南至到暹羅這片土地,已經不知猴年馬月了,更不用說是逐地全面改革了。
雷曉飛的改革,就決定先從最近暹羅的地區做起,他構想好的改革方案是全方位的改革,包含了行政、軍事與生產。
番山墟這個現在算是大華特區的行政機構,管轄的地區也不過是它周圍幾十裡大的地方。雷曉飛的設想是把番山墟以南至到暹羅的這些蠻荒的地區,都收羅入番山墟的管轄範圍。
要在這些蠻荒地區成立政權,就要從零開始,從基層做起。那時,人們都是以族成村,每一個族的人選居一處為村,進行生活、生產,而且,這些族,都是由族長來統治。
雷曉飛以南粵巡察史的身份,從最近暹羅的第一條村,開始了他的改革工作。
雷曉飛進入暹羅的地方,應該就是雷曉飛前世的廣西北海、憑祥等地。
雷曉飛兩世為人,也是第一次到這邊來,所以他對這邊的情況也不熟悉,他不過是憑自己那殘存腦中的前世一些資訊,來劃分他準備建立的行政機構。
對於當朝的行政機構名稱和官職,雷曉飛也是個小白,他準備按照他前世時的行政區域名稱,給自己擬定的行政機構命名。
雷曉飛前世時,最小的行政單位就是村,村至上是鄉,鄉至上是管區,管區至上是鎮,鎮至上是縣,縣至上是市,市至上是省。
雷曉飛擬定的行政架構,準備以番山墟作為省級的行政機構,管轄它以南的所有地區。
因為這一帶地區是個行政的空白,所以,雷曉飛只能從頭新建行政組織。村有了,他就從鄉開始著手籌建。
因為當代的人口密度不大,許多的地方都是呈荒地多人口少的局面,這局面,在還沒有開化的南方猶甚。雷曉飛就決定以五公里方圓為界,把五公里內的村莊,集聚成一個鄉。
雷曉飛的運作方式是每到一條村後,他先找上這條村的村長或族長,道出自己的身份和來意,然後讓他們協助把方圓五公里內的村子的負責人找來,一同商討組建政權和改革生產。
同時,雷曉飛還讓他們把這一帶的鐵匠和木匠找來,學習製作、維修新式的農具。
在雷曉飛劃定範圍內的村子負責人齊集後,雷曉飛先給眾負責人說出自己的來意和構想,並給大家描繪了以後的美好藍圖,強調了組織行政機構的重要性,然後徵求大家的意見。
當代的人普遍沒有文化,而當代的傳承教育也是以忠君為主,所以當代的人都有愚忠的習性。特別是在偏遠南方的這片不毛之地上,何曾來過朝廷命官?今天來了個級別這麼高的官,還不讓這些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唯唯諾諾,哪還有異議。
還有一個讓村民接受改革的直接原因就是,這一帶的人窮怕了,現在有人要無償給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哪個不喜出望外?反正不用他們付出什麼,就是不成功,他們也沒有什麼損失,但成功了他們就受益非淡,那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就是因為有這些有利因素的支援,雷曉飛的改革得以順利展開。
雷曉飛白天帶著番山墟的屯兵給村民示範牛耕的作業,還與周學士父女一起教那些召集來的鐵匠和木匠,製作、維修犁耙等新式的農具。晚上,則與那些村子的負責人,詳細講解行政職權和職位等知識,然後讓他們民主選舉出各職位的人選。
第一個鄉的成立,耗費了雷曉飛半個月的工夫。不過萬事起頭難,有了第一次後,接下來的就好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