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詠春截拳

在眾多的武功招式中,徒手攻擊的招式多以剛陽的為主,就像“降龍十入掌”,“大力神拳”等等,而這些剛陽的功夫,要有強橫的內力輔助,才能發揮招式的威力。而剛陽功夫的內力,一般練就的需時很長,所以,雷曉飛想透過張真人和洪七公這兩位武林牛人,找速成的進攻功夫的美夢就落空了。

張真人和洪七公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什麼速成的攻擊功夫。後來,洪七公為了招攬雷曉飛,把自己壓箱底的丐幫絕學——“降龍十八掌”也傳授給了雷曉飛;張真人也不甘示弱,把天下聞名的武當劍法,傳授給雷曉飛。

如果是別人,能一下子間得到這天下第一剛的掌法和天下聞名的劍法,早就樂瘋啦。但雷曉飛並不見得有多大的驚喜,因為他知道這兩項功夫不易練。就“降龍十八掌”來說,練了十多年的洪欣,用出來的效果還不是那樣差強人意?而大齡“學童”的自己,窮十年之力,還不知達不達到那個效果,如果到那時,才練個二、三流的身手,倒不如不練?

這些天,雷曉飛除了搞些新菜式給張真人和洪七公品嚐外,就撲身在練武上,他在加固自己所學的同時,還是不死心構想那速成的進攻招式。

雷曉飛知道,進攻的要訣是快、準、狠、強,自己因沒有足夠的內力相輔,狠和強已是不沾邊了;快和準,還可以透過自己的靈活來保證。而快和準,一般的練武之人,也同樣具有此特長,相比之下,自己並不佔優,得想辦法另闢奇徑,從這兩方面找出突破口,那自己的設想才有希望實現。

既然確立了目標,雷曉飛就沿著這方面去苦思,尋求破解之法。

在兩人同時出手的情況下,要佔快的先機,那就要縮短攻擊的距離,一樣的速度,距離縮短,時間就會相應減少,這就是雷曉飛前世小學時,必學的時間、速度、距離的規律。

而要縮短攻擊距離,一種方法就是改變招式中的運動軌跡,把曲線運動改為直線運動,也就是說,削除一些無謂的上、下、左、右運動,把招式儘量平擊,平就是短。由此,雷曉飛想起了一個排球術語“短、平、快”,這個排球應用的招式,就是利用一傳時,減少傳球的高度,達到縮短距離、加快速度攻擊的效果。相信這個理念,應該可以應用於到武學上。

而要縮短攻擊距離,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截,截住對手的出招。待對手的攻擊出到一半時,才候機截擊對手的招式,這樣不但縮短了攻擊距離,還會達到攻其薄弱的效果。

想到了截時,雷曉飛腦中靈光一現,想起了一個與截有關的武術名稱——截拳道。

截拳道是雷曉飛前世時,一代武學宗師李小龍所創立的。這套功夫取名的含義就是阻擊對手來拳之法,或說是截擊對手來拳之道。

截拳道是李小龍在“詠春拳”的基礎上,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形成的一種精簡、直接、非傳統的自由搏擊術。

李小龍曾說過,西洋劍術中,最精湛的技巧,就是它的“阻擊”(Stop—Hit,意即“防守—反擊”)。一次成功的“阻擊”,意味著對手進攻你時,你不僅僅要防禦對手的攻擊,而且還要在截住對方劍招的同時順勢反擊,防守與反擊同步,一氣呵成,這樣你的搏擊“效率”將大大提高。

雷曉飛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雷曉飛的太極已初具實力,在防守上基本問題不大,差的只不過是功力而已,如果他能將一般習慣打法上的防守(格擋)與反擊分成兩步的做法,合二為一,防守與反擊同時進行,一氣呵成的話。那連消帶打的進攻,當然就大大提高攻擊的“效率”了。

雖然,在當時,“詠春拳”肯定還沒有出世,但雷曉飛現在有兩名武學巨匠在身邊,只要把這個理念說出,張真人和洪七公兩位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