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

這套棘輪裝置裝到了搬運裝置上後,負重作業時,也就是把物料往上拉的時候,它就不作用;而物料下行時,棘爪就項住棘輪,不能下去。這樣,負責起重的人,就能在作業的半途歇手,不怕運送物因自重而下掉,畢竟這裡的起重線路長,有了這套裝置後,運送過程就保險係數大增。而需要往下運送時,只要開啟棘爪就行。

雷曉飛把這裡的工作移交給木匠後,自己就帶著白雲寨會木工的那些人中的幾人,來到了山崖下,開始了修建他的斜面運輸通道。

雷曉飛設計的斜面運輸通道,借鑑了他前世的兒童滑梯,不同的是他要建的“滑梯”大多了,也長多了,而且還全是用木板建造。當然就只能用木板建造了,在那物質貧乏的當代,難道你還想用水泥、鋼筋製造嗎?

雷曉飛現在要做的“滑梯”,準備是做成了一段段後,再到現場接駁。他帶人把刨好的木板,一塊塊拼成一個槽,以木板的盡長為一段“滑梯”,一共做湊夠山崖斜度的長度。

用了三天的功夫,幾方的工程都已陸續完工,雷曉飛連氣也來不及歇一口,就帶人投入了安裝中。

雷曉飛一貫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先示範性,然後再把以下的工程移交下去。這次他也不例外,先安裝好一個平臺後,再把一套收放繩的裝置,安裝在平臺上。兩樣東西安裝好了以後,他試驗了幾次,確認沒有問題,才放手交給木匠帶人去做,而他自己則帶人去安裝“滑梯”。

雷曉飛設計這個滑梯形的斜面運輸通道,是從四個起重灌置那剛修建好的平臺位置,一直通往山下,這樣,山崖上的四個起重平臺,就要建四條“滑梯”,然後再在某段合四為一,所以,雷曉飛這個斜面運輸通道,就從山崖上做起。

這個斜面運輸通道的安裝,難就難在地面的平整度不夠。雖說地面已經是修整過,但人手修整很難保證它的平整度,只能在安裝的時候,再逐一作修補或削平,這樣就造成了安裝進度緩慢,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當時沒有機械工具。

用了三天的時間,這七八十米的斜面運輸通道才安裝完畢,木匠那邊的平臺和收放繩的裝置,也幾乎在同時完工,這樣,雷曉飛原先設想的“垂直通道”與後來補充的斜面運輸通道,告全面完工。

第462章全面完善

通道是全面完工啦,但雷曉飛設想中從白雲寨門前的空地,把物件運到山頂的那部分,還沒有實施。因為雷曉飛考慮到這部分暫時未用得上,就把它放到了最後施工。

現在,既然通道已經全面完工了,當然就要來把這部分的工作也拿下,這樣才算是完成整個運輸流程嘛。

把物件運到山頂,雷曉飛準備就利用已經完成的斜面運輸通道,用輪軸的省力機械運動原理,製作一輛小車,用繩索把它拉上山去。

運輸小車的製作好辦,雷曉飛借鑑了他前世那種“大板車”的式樣,做了個底盤後,再做四塊可以拆裝的旁板,車箱就算完成了,只是在製作輪子的時候花費了不少工夫,因為當代還沒有軸承,雷曉飛發明的“土車床”又不在此,所以,在製作軸與輪的配合時,耗用了不少時間。

小車完成後,雷曉飛再在山崖上,做了個收放繩索的裝置,這樣,“運上去”的裝置已是完工。

山崖上有四條斜面運輸通道的分支,雷曉飛為了運作方便,就沒有把運輸小車做成可以全部拉到四條通道的終點,只是讓它能到達中間的那條通道終端就算。畢竟,能把物件拉上山後,再搬運到其它的“垂直通道”去,也費不了幾步腳。

“運上去”的裝置完工後,當然就要驗證它的效果啦,雷曉飛掃了一眼圍在他身邊的那幾個躍躍欲試的人,就點了碧桐的將。

對運輸小車,雷曉飛沒有安裝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