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雷曉飛也有能力創造另一個奇蹟。而且,如果完全複製上一場仗的佈置、運作,就是把上次的五萬人換成二十萬人,也會是同樣的下場。

由此可見,一場戰役中,兵力的數量,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將領的才智、計劃的完美和對環境、裝備的利用。

不過最終,丹陽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妹夫,敵人已經受過了一次重創,還會這麼傻,再次把人拉來這裡給我們打嗎?”

哎喲,我的大舅哥啊,您怎麼就不會拐彎?我不過是舉個例子而已。雷曉飛對丹陽說道:“丹大哥,我不過是打個比方而已,我的意思是要充分利用我們這方的有利條件,訂出一個可行的作戰計劃,迎頭痛擊一切來犯的突厥人。”

“哦,我明瞭,你是想看有沒有類似的有利地形,讓我們再來次像上次一樣的大勝。”

丹陽說得也不錯,人員、裝備已經是固定不變,剩下的只能靠地形和戰術了。如果找到了合適的地形,再配以合適的戰術,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丹陽就著一張簡易的地圖,向雷曉飛詳細地介紹了由邊境到慶安府這一帶的地形地貌。

由慶安府到邊境這百多里的地形很是特別,大部分地帶是戈壁,一片夾在兩個草原之中夾住的戈壁。這個戈壁的南以慶安府這兩座山脈為界,而它的北面呢,也是以兩座與慶安府這邊山脈同向並列的山脈為界。

戈壁北面那兩座山脈,在大華這邊的國境內,離兩國邊界不過十多里。這兩座山脈也是兩種地理現象的分隔線,它們的南邊是戈壁,北邊是草原。

慶安府門前這條百里寬的戈壁地帶,長達千里,西部接著一個方圓千里的大沙漠,東面的盡頭連著一系列的高山。戈壁中遍地都是流沙、礫石,人馬在上面極難行走。

從突厥的那邊進入大華的腹地,唯一容易透過的路,就只有這四座山脈中,每兩座山脈之間的缺口相對之間的地帶。突厥軍隊的每次入侵,都是從這裡進入。

第782章苦思對策

聽了丹陽的介紹之後,雷曉飛心感覺奇怪,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地理現象呢?

一般來說,每一個地理現象,都是以一片遼闊的地帶來劃分,並有一個過渡的緩衝地帶。比青海一帶,有整片的戈壁,又比如內蒙古一帶,有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這些地方都有緩衝的地帶,哪像這裡,才幾百裡的地方,就有草原、戈壁兩種地貌這樣奇特的地理現象?

雷曉飛向丹陽求證了幾個問題之後,對這個奇特的地理現象有了一絲明瞭。

慶安府西去四、五百里左右,是一個大沙漠,而分隔這戈壁的兩列山脈是西北與東南走向,所以,每當刮西北風時,狂風就把黃沙順著兩列山脈之間形成的風帶,帶遍了這兩列山脈之間的土地,久而久之,讓這一帶寸草不生而形成了戈壁。

而這四座山脈中,每兩座山脈之間的缺口,因為有東風與南風從這兩個缺口透過,所以這兩個缺口相對之間的地帶,就沒有這多的流沙,使人馬容易通行。

不過,不管是因為怎樣而形成這般奇怪的地理現象,雷曉飛現在沒有這個閒暇去深究了,他現在關心的是有沒有能讓他利用的地形。

草原上一馬平川,利於突厥人的馬戰,當然就不能在那與敵人在這樣的地方交鋒了;戈壁上人馬難走,而且流沙地區的地形變數多,也不宜作戰;慶安府北門前的峽谷,已經讓敵人吃過一次虧,敵人當然也不會傻到再送上門來。所以,現在只有看與慶安府東西山脈平行的那兩座山脈,有沒有合適的作戰地方。

丹陽告訴雷曉飛,近邊境那兩座山脈之間的缺口,也像慶安府這邊一樣,有一條峽谷。不過那峽谷沒有慶安府這邊的長,也沒有這邊的地熱險要,峽谷兩旁平緩多了,所以,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