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我曾難自拔於世界之大,也沉溺於其中夢話(第2/3頁)
章節報錯
……
歌聲一起。
歌詞一出。
一個孤獨的旅人形象就躍然眼前。
當年懷著少年壯志離開家鄉,奔向遠方,如今回到家鄉時卻不是近鄉情切,而是近鄉情怯。
唐代宋之問有詩云:“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可不就是這個歸鄉情怯的旅人的內心寫照麼?
可是曾經勇敢離鄉的少年,他是什麼樣的呢?
他可能是還未褪去稚氣的高中生。
也可能是穿著樸素的打工少年。
幾度春秋跌宕,歸來已不再是少年。
離家時的傷心落淚。
回家時的近鄉情怯。
全都從歌詞裡流淌出來。
觀眾們不禁好奇,這刻畫的到底是誰。
可當他們走近仔細一瞧,赫然發現那個少年竟是自己。
這……
代入感一下就上來了。
但蘇秦的音樂從來都不止於刻畫表象,他更擅長刻畫內心。
“從前初識這世間”
“萬般流連”
“看著天邊似在眼前”
“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
“如今走過這世間”
“萬般流連”
“翻過歲月不同側臉”
“措不及防闖入你的笑顏”
初生牛犢不怕虎。
少年不知愁滋味。
當初我開始進入這新世界的時候,意氣風發,相信這世界都是屬於我的,我願意赴湯蹈火,未來險阻,也難掩飾自己一腔熱血,一往無前。
可當闖過無盡坎坷,閱盡千帆才發現,自己得到的失去的都太多太多。
翻遍記憶,那張刻骨銘心的臉驟然出現在腦海。
你的一顰一笑,你的舉手投足,想起你的害羞、臉紅、微笑、以及自己的心跳聲。
你要等我回來,我會給你世界上最好的。
這首歌可怕的不是旋律有多好聽,而是蘇秦建立了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
站在現在看過去。
人至中年看少年。
這種歲月差所形成的情感衝擊,實在太大了。
偏偏在這時候,蘇秦的副歌把所有人的情緒帶入高潮。
“我曾難自拔於世界之大”
“也沉溺於其中夢話”
“不得真假 不做掙扎 不懼笑話”
“我曾將青春翻湧成她”
“也曾指尖彈出盛夏”
“心之所動 且就隨緣去吧”
“逆著光行走 任風吹雨打”
轟!
轟!!
轟!!!
線上的觀眾有一個算一個,不論男女,全都感覺自己的天靈蓋被掀飛了。
自己的記憶閘門被強行開啟了。
海量的記憶如潮水,如洪流,滾滾沖刷著他們的大腦。
年少輕狂。
誰沒有一個闖蕩全世界的夢?
年少多情。
誰沒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
可是沉迷於花花世界也好。
沉溺於編造的美麗童話也罷。
他們終究都抵不過現實的殘酷。
到頭來。
青春不過是隻剩下一場清夢。
還有記憶中那個無法忘記的她。
但是那又如何?
如果給我重來一次的機會,我依舊會勇敢闖蕩,生生不息。
可生活不止有夢想,更多的是現實和殘酷。
曾經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