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草地的時候,普通士兵給米一斤……黨員給米八兩。

——很多父母捨不得留下孩子……毛澤東把兒子送給老鄉。

“既然無力讓部下跟我同甘,那我至少要和他們共苦……”

黃石不小心摔了一跤,但隨即迅速地爬起繼續前進,雖然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匪夷所思,但黃石相信軍隊是可以更加鋼強、更加堅韌的:“這才是軍隊,我們差得太遠了,以致我都不指望能達到他們的一半,只要有三成我就很滿意了,應該就可以縱橫天下了。”

……

“這位是鄧肯,耶穌會推薦的軍人。”

張再弟和金求德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個長鼻子的老外,這個西洋人有一雙灰藍色的眼睛,還留著一抹神奇的小鬍子,身上穿著一套中式的衣服。

“好好休息,多喝些熱水。”黃石大病初癒,神情還有點萎靡,他向那個洋人伸出了手:“歡迎你,先生閣下。”

他們返回長生島的時候,北、西、南三面都出現了浮冰層,一直找不到地方下岸。金求德一邊把手放在爐火上烤著,一邊叫道:“沒想到北信口那裡還沒有凍上,竟然還有裸露的岩石和岸基。”

不等黃石說話,鄧肯就接上了茬:“將軍,恕我直言,我並不明白將軍為什麼要在哪裡鑿冰,我們登陸的地方並不是一個良好的港口。”

“這是防禦需要。”黃石笑著介紹起眼下的情況,失敗的築冰牆計劃,和不得已為之的鑿冰行動。

“已經有三成士兵病倒?”金求德聽得愣住了,

“不錯,金求德你一會兒去看看趙慢熊,他都燒得已經說胡話了。”

鄧肯也變得很嚴肅:“現在還在繼續鑿冰麼?

“正是,我長生島安如泰山。”

(第12節)

誰人為我礪青鋒 第13節 鄧肯

掌聲響起:“真正的軍隊,令人欽佩。”

鄧肯是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內地的蘇格蘭人,因生病而留在教堂,受到天主感召,痛悔自己以往的罪惡生活(當然了,這只是鄧肯自己的說話,更關鍵的一點是當時鄧肯已經不名一文),成為為耶穌會修士的助手。

鄧肯的中國話講得很流利,和黃石進行交談毫無問題,本來耶穌會是不會向海外孤島上派出人員的,但鄧肯卻有一種直覺:這正是他施展抱負的機會。金求德經過一番觀察和交談,也認定這是個貌似虔誠,實際卻野心勃勃的傢伙——正是黃石所需要的人。

……

今天下雪了,黃石一早就裹上皮衣出發。

巡邏計程車兵頂著風走過來,他們鬚眉毛皆白,斗笠上的紅纓也變成了銀色,他們竭力大喊著:“大人,小心腳下。”

黃石站穩了腳,從眼前到黑色的海水之間,都是一片積雪,士兵不時用棍棒去敲打地面,確保自己還站在土地上。

“昨夜鑿冰只用了兩班,白天也只要一班就可以了。”巡邏的小頭目向黃石報告說,語氣中滿是喜悅,這冬天眼看就過去了:“大人,我們真的做到了!”

黃石不用轉頭看就能想象出士兵臉上的燦爛笑容,他指著一個遠處的人影問:“那個人是鄧肯麼?”

“是鄧先生,鄧先生一早就來了。”

鄧肯穿著一套不合身的軍服,頭上也頂著一個鐵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黃石沒有想好怎麼安排這個蠻夷,最後給了他一個幕僚的職務,所以士兵們也都稱呼他為鄧先生。

“將軍,你來晚了。”鄧肯帶著一個皮手套,手腕處抹著厚厚的一層油,鄧肯不光是眉毛和小鬍子,臉上的汗毛也都變成了白色……果然很像白毛狒狒。

“您計程車兵,”鄧肯指著那些勤勉的巡邏隊大發感慨,他已經見過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