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賈政考校,馮淵點評(第2/4頁)
章節報錯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很容易。
《學》也就是《大學》,只有一千七百多字。
《庸》自然是《中庸》,有三千五百多字。
《二論》是指上、下《論語》,字數堪堪過萬。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
這字數也不算多啊?
但四書的學習和背誦,還要加上朱子的註解。
也就是《四書章句集註》。
全加起來,十萬字都不止!
所以寶玉雖然看似不學無術,但其實基礎還是不錯的。
賈政考完,並沒做什麼評價。
只是繼續考校另外兩個。
賈環也已經完成了啟蒙,開始接觸四書。
但顯然,《學》、《庸》都還夾生。
更不用提《二論》和《孟子》了。
只絆絆磕磕的背誦了幾篇,賈環就訕訕的卡在那裡。
賈政連提問都懶得再提,只嘆了口氣。
就轉而考校賈蘭。
賈蘭早將《三》、《百》、《千》背得滾瓜爛熟。
《三》、《百》、《千》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學童開蒙專用。
對賈政的提問,賈蘭答的有板有眼。
從頭到尾,沒有絲毫錯處。
再問了一嘴學習進度,才知他已經學了《學》、《庸》。
畢竟年齡還小,賈政也沒報太大希望。
只隨口一問。
沒想,賈蘭雖還不如寶玉,卻也比賈環要熟上太多。
這讓賈環更是無地自容,頭都不敢抬起。
形容越發猥瑣。
三人都考校一番之後,賈政沒有急著訓斥。
他笑著看向馮一博,問道:
“一博覺得如何?”
馮一博先看向最小的賈蘭,笑著道:
“蘭兒雖小,但已經有了幾分氣象,和平日一樣行止有度。”
最近由於李紈忙於賈府俗務,倒是有陣子沒到馮府。
今天看來,賈蘭的基礎打得很好。
再過一陣子,應該就能追上寶玉了。
說到這裡,馮一博話鋒一轉,又繞到了賈政身上,道:
“想必是以叔父作為榜樣,才會有幾分端方在其中。”
賈蘭聞言,還有模有樣的拱手,謙虛道:
“叔父過獎,蘭兒愧不敢當。”
賈政見此,撫須微笑。
顯然對自己這個孫子也很滿意。
不過隨即又擺了擺手,嘆道:
“蘭兒小小年紀就沒了父親,倒也不是學我。”
說到此,他看向馮一博,繼續道:
“怕是常跟親家公,才多了分端方,卻也少了些爛漫。”…賈蘭平時一板一眼,像個小老頭似的。
但他並非是在學賈政,又或是李守中。
而是因為李紈一再告誡,讓他不要學寶玉和賈環。
這就導致,賈蘭的行為,在很多時候都和兩人是相反的。
不過,凡事都有利有弊。
也正是因為李紈的教導,才讓賈蘭開蒙更早。
基礎更是十分牢固。
賈政很少插手賈蘭的事,只以為賈蘭經常去馮家,是跟著外祖父李守中學的。
這才有此一言。
馮一博聽賈政提起賈蘭父親,就附和道:
“可惜天妒英才,珠大哥若在,蘭兒定然要活潑些的。”
如果說,很多人是活在“別人家的孩子”陰影裡。
那寶玉就是活在他大哥賈珠的陰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