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會被蘭斯洛特輕易的碾壓的,但是凱拉爾寧願將蘭斯洛特逼到羅馬,逼得他走投無路都不願意用他。

就是因為這些。

歷史是會說謊的。

但是結局卻是不會說謊的。

只要從結局和最終的勝利者的一些動作來推斷,以人類的常理來說。

只要這個人是正常人,那麼就基本上能夠還原出歷史的真相。

不論後世的人多麼美化一個人,又或者多麼的詆譭一個人,有些事情是不會說謊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秦始皇蕩八荒,掃六和,一統天下,焚書坑儒這件事情,他做錯了嗎?

不,他沒錯,現代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殺掉了其他國家的學者,焚燒了其他國家的書籍和文字,所有的文字和書籍,所有的標準都歸一,都制定了出來,秦始皇是建立規則的人,這個樹立的規則下面有無數的人的屍體,這就是威懾。

不準挑戰規則,挑戰規則的人就要死。

僅此而已。

儒家的屁股是歪的,史記的屁股是歪的,司馬遷,司馬光,資治通鑑的屁股都是歪的。

但是,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第一個出現了實名制製造業。第一個出現了統一制度標杆,第一個出現了統一文字,第一個出現了統一的文化的一個國家,就算亡於內亂也絕不能說他是輸了!

既然秦朝未輸,那麼騙人者,史記,資治通鑑,司馬遷,司馬光是也!

屁股決定立場,所以凱拉爾絕不相信什麼書籍。他只看結果,然後反推舉止。

連中國歷史都是如此,更別說把歷史當神話的西方了!

西方喜歡將神話和歷史夾雜在一起敘述,基本上希臘神話就是希臘的歷史,但是你要想剔除神話還原歷史基本上不可能,就算是最著名的《荷馬史詩》也只不過是一部神話而已。

而真正的西方歷史必須從中世紀,基督教崛起,開始記錄一切歐洲大陸上的事情之後,這才算有了正兒八經的歷史。

所以凱爾特人的《亞瑟王傳說》雖然是傳說。但是秉承著凱爾特人一貫嚴肅的風格,還是沒有太過神話,只不過後來基督教殘殺異己,硬生生的改了一遍亞瑟王的傳說。

聖盃是有的。但是是不是基督教的就是兩說了。

說到底基督教脫胎於天主教,而東正教,天主教,新教。基督教,摩門教雖然同尊耶和華,各自的教義也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可以說的上是南轅北轍。宗教傾軋無比的殘酷,被基督教征服過的凱爾特人被更改傳說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所以刨開“聖盃”那邊的故事,亞瑟王的故事還是很完整的,一葉知樟,亞瑟王被蘭斯洛特背叛是事實。

亞瑟王被莫德雷德背叛也是事實。

亞瑟王敗亡仍然是事實。

而亞瑟王敗亡之所便是此處。

名為劍欄。

劍欄平原上演的【劍欄之戰】

和蘭斯洛特酣戰不知多久,莫德雷德叛亂訊息一至便放棄對手反身直撲莫德雷德,這份果斷在旁觀者的凱拉爾看來都是敬佩不已的,但是在軍事上卻是大忌。

並非戰車鐵甲,只需吃油扣動扳機就可以射殺敵人。

酣戰不知幾日的亞瑟王在面對叛亂的瞬間反身直撲叛亂這份呢果決讓人敬佩,但是在人事上卻是即為失策的。

這種貿然的行軍和前進,就算是帶著騎士團,有馬代步,但是在劍欄之後這份馬力還會身下多少呢?

要知道戰馬這玩意可以說的上是高富帥的玩意了,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都不是什麼中產階級能玩得起的,一匹最少幾十美金,而且不但需要金幣,還要閹割,閹割之後還需要細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