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檔摹�
我現在才明白護士大媽的來源全是這裡的農民。
我說:遊客知道嗎?
大媽說:有的人是知道的,不過他們欣然接受,他們中的幾個還說這樣的經歷很有意義,就全然當作是旅遊了。
我無語……
我在大媽的目送下,上了火車,瞬間火車發動,我透過車窗看著大媽漸漸淡去的身影,直到最後完全消失在暮靄中……
每一次夢醒的時候,我都感到未知的迷茫,這種感覺近乎我一直在尋找的一種未知東西的困惑,不知它究竟是什麼,它究竟在什麼地方,找它究竟會給我帶來什麼一樣,一樣的一無所知……
不過我還是固執的尋找著,這一點我很難想象,我是不是瘋子一樣的痴狂無知。
商鎮二中的音樂班最終在我們的第二年秋天的時候退出歷史舞臺,就再這個時候繪畫班悄然成長起來。
在學校裡閒著無聊的時候是很多的,幾乎總是會到繪畫班坐坐的,即便是繪畫班的老師極為不喜歡我們,不過我們還是要如期而至,這簡直就是客觀規律。
客觀規律的最大特點就是它不會因為某個人或事物而改變,它是絕對不會勢利眼的,我想。
我們文學班是當時存活時間最為長久的組織,一直立挺到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才在無人的情況下,被迫解散。
前面我時常提起的就是音樂班裡的趙春明等人,繪畫班我根本不認識幾個,認識了此時也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似乎只有文學班的情況我是瞭解的多於遺忘的,很遺憾的是前面卻沒怎麼提及此事……
至於文學社似乎根本就沒有想好要寫什麼,沒有什麼可寫的意義就是沒有文字,文字不是問題,沒有思想才是最大的問題。
這句是誰說的,我誠然不知。
我一直以來就覺得你要玩的永遠都是文字,你什麼時候也玩不過思想,往往都是思想在玩你。
一本書什麼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文字,那你就去便利店買一捆衛生紙好了,既便宜又實用……
字典是我這種思想的集大成者。
今天要說的人物是原文學班的李福生同學。
他時常抱怨中國生育制度中的晚婚晚育這幾點說明,按照他的心願他願與魯迅一起出生,我們理解他反對晚婚晚育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想提前七八十年的出生。
結果就是如今的我們在也看不到他,因為他很有可能出生不久就死在敵人的炮火下。
他時常覺得自己就是魯迅的託生者。
不過我還是要承認他寫作的手法與魯迅是有幾分相像的。相同的地方就是我們這代人是完全看不懂的茫然。
一次在學校放假的時候,他在我的慫恿下毅然去了學校旁邊的一家書店,我只是隨便看了看,他卻被一本《魯迅全集》所勾引。是我拉都拉不回來的痴迷,我看了看後面的標價:108。我想除非是把他賣給這家書店,否則我們是無論如何都賣不起的,除非我們也想嘗試傾家蕩產的生涯,至於不把我賣給這家書店的主要原因就是我還賣不上那個價,賣也就是一個半價的微薄。
我們最後被學校的鐘聲喚醒且大踏步迴歸學校。
第二天中午,我發現他的床頭悄然躺著那本價值不菲的《魯迅全集》。
我十分困惑的說:你賣了。
他頭也沒抬的說:買了。
我問:半價啊?
他說:10元。
我幾乎宕機的靜止在那一瞬間,我要感謝我的生理功能。那一次是肚子把我弄醒的。
我當時的第一覺察就是:這本書一定是D版的。
不過我又不得不把這句話塞回自己的肚子裡,因為他是一個重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