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才華還是極為欣賞的,甚至還存有那麼一絲招攬之心。於是他當即便向孫策勸說道,“伯符息怒。正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劉備既然遣使來此必有其深意。汝先聽聽其所言,再做決斷也不遲。”
孫策聽周瑜這麼一說,便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道,“罷了!就姑且聽聽他有何歪理。”
隨著孫策一聲令下,諸葛亮很快便在小校的引領之下邁步走進了吳營中軍大帳之中。相較去年弔唁時的白衣裝扮,這會兒頭戴綸巾手持羽扇的諸葛亮看上去明顯要更為成熟一些。但見他目不斜視地一路走到大帳中央,旋即長袖一震恭恭敬敬地朝孫策行禮道,“諸葛亮見過吳侯。”
孫策冷哼一聲並沒搭理諸葛亮。倒是一旁的周瑜一面饒有興致地打量了一番諸葛亮,一面向其詢問道,“劉使君遣使來此不知所為何事?”
諸葛亮直起腰板,以不卑不亢的姿態作答道,“吾家主公遣亮來此乃是為了劉吳之盟。”
周瑜聽罷諸葛亮所言眼中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但旁邊的孫策卻已不耐煩地張口譏諷道,“去年四家結盟抗曹,也不知是誰轉進如風,令景升公獨立抗曹。”
眼見孫策諷刺劉備丟下劉表南逃長沙,諸葛亮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微微一笑朗聲說道,“吳侯明鑑,吾主玄德公於去年八月親率部曲突襲南就聚,斬敵近千,焚糧無數。九月,吾主又毀芍陂引淝水水淹曹軍,令曹軍死傷過萬無力南下。景升公之敗,乃是敗於曹賊方術,而非將士不用命。”
面對諸葛亮據理力爭的辯駁,孫策雖明知對方所謂的戰績充滿了水分,卻也沒臉否認劉備在同曹操的對戰之中幾乎拼盡了老底。其實四家結盟之後除了實力最弱的張氏父子外,要說最會儲存實力的諸侯當屬眼前的孫策,孫伯符。這一年多來吳軍不僅沒有同曹軍打過幾場硬仗,反倒是趁著雙劉戰敗的檔口,吞併了揚州、荊州不少城池。不過就算是如此,孫策依舊不想同劉備扯上太多關係。
然而孫策才剛想拍案而起以“胡言亂語”為由將諸葛亮轟出營帳,卻被周瑜抬手阻止了下來。就見後者緊盯著諸葛亮質問道,“世人皆知蔡安貞受困遼西,曹蔡反目在即在眼前。想來用不了多久曹操便會揮師北上與蔡氏一黨爭奪中原。試問吾等又何須同劉使君結盟?”(未完待續。。)
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
“將軍此言差矣!依曹孟德之狼子野心,其一統中原後,必會借天子之名,再度揮師南下征討荊揚。試問吾等又豈能各自為政,坐視曹孟德吞併蔡氏!”
吳軍大帳內諸葛亮以鏗鏘有力的措詞一語道破了天下局勢的關鍵,引得周圍的吳將連連點頭。須知眼下長江以南各州郡無論是在人口上還是在財力上都無法同中原地區相提並論。倘若曹操真如諸葛亮所言,一舉吞併蔡吉勢力將北方諸州收入囊中,那曹孫之間的實力差距無疑將被進一步拉開。
周瑜當然清楚曹操對江東的威脅,否則他也不會故意起頭讓諸葛亮有機會當眾侃侃而談。但正如曹操千方百計地盤算如何吞併蔡吉的地盤,周瑜亦是一心想拿下荊州實現他二分天下的設想。所以對周瑜而言最理想的局勢莫過於曹操在北方與蔡氏一黨死戰不休,從而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從劉備手中奪下荊州。
可眼下的情勢卻是蔡吉命在旦夕,蔡氏一黨群龍無首。這種情況下,孫策若不能趕在曹操吞併蔡氏一黨前徹底擊敗劉備拿下荊州全境,那無論是劉備,還是孫策都將被趁勝而下的曹操逐個擊破。這當然是周瑜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目前他還是更傾向於和劉備結盟聯手對付心腹大敵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