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子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在華語樂壇,一首歌賣十萬,還真的沒有,目前的最高的紀錄是八萬塊!
如果是放在幾年之後的話,有名的詞曲作家的作品一首十幾二十萬的都司空見慣,可是在這個年代,十萬塊,真的亮瞎了不少人的眼睛,而且,要知道,這個價錢居然還是一個新人開出來的。
這年頭普通的詞曲作家一首歌能賣上幾萬塊就已經是頂天的了,可能幾年都還寫不出一首能賣上幾萬塊的歌曲,而葉秋一張口就是十萬,而且最讓他們難以忍受的還是葉秋一共才出了幾首歌?
李大新是資深詞曲作家,而且也是出了名的高產詞曲作家,只是雖然高產,但是質量上難免差一些,是以,李大新雖然高產,但是他的賣價最高的一首歌也不過三萬塊。
如此,葉秋一首歌,甚至是還沒有寫出來的一首歌,居然大言不慚地開價十萬塊!
別的資格不夠的詞曲作家,或許因為這件事涉及到李佔山,所以他們哪怕心有不忿,嫉妒,但是卻也不想在事情尚未明朗前下定論。
可是李大新卻是一點也不擔心這個,雖然李大新這個詞曲作家沒有寫出過太有名的代表作,但是他卻的的確確是詞曲作家當中的產量最高的一位。
如此李大新又如何能忍?
不得不說《江南娛樂週刊》這一次的系列報道做的極為精彩,在成功的引起樂壇的爭議的時候,《江南娛樂週刊》又特別發了一期增刊。
增刊的主題就是圍繞著,葉秋,一首歌開價十萬的話題。
為此,還特意採訪了幾位圈內的著名詞曲作家,以及一些歌手。
李大新就是其中一位。
李大新在採訪當中被問到,對葉秋一首歌張口就要十萬的事情,怎麼看的時候,直言不諱地說:“首先我不認識這個葉秋,對他也沒有什麼偏見,但是站在一個前輩的立場上,我想說的是,人貴有自知之明,運氣並不能代表實力,如果他只是為了炒作的話,那麼顯然是很成功的,我無話可說,如果他想吃詞曲作家這一碗飯的話,我覺得還是實事求是,踏踏實實地寫出好歌來才是正道,這樣譁眾取寵的手段只能用一時,而且,我也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歌曲,能值得上一個如此天價!”
一個新聞越是有爭議,爭議越大,就越是有價值,如果都是一邊倒的話,那麼這個新聞或許能夠火一時,但是卻缺乏延續性!
作為這個新聞的挖掘者,《江南娛樂週刊》顯然下了一番功夫,採訪的音樂圈的人士自然也是經過挑選的。
如果他們挑選的詞曲作家是那種經常能夠賣的出高價的詞曲作家的話,那麼絕對不會像李大新反應那麼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番茄電視臺的《超級歌聲》選秀節目大獲成功之後,華國國內的其他電視臺,也紛紛開啟了歌唱選秀節目。
而在《超級歌聲》之前,實際上,影響力最大的選秀節目是華國央視舉辦的每年一度的電視歌手大獎賽。
而電視歌手大獎賽這個舉辦之初就是打著為華國樂壇輸送新血液的名號的歌手大賽,今年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則,電視歌手大獎賽採取的是評委十分打分制,而這個新加入的規則是,新歌演唱者可以加分0。3分!
所以參賽選手們為了這個可以說是“求歌若渴”,這也就導致了今年參賽歌手買歌的多,而新近創作的歌少,一時僧多粥少,新歌就變得很俏。
恰好在這個時候,葉秋的一曲十萬的新聞傳了出來,一時間,詞曲作家們原本就因為大賽新規而身價大漲,受到葉秋的一曲十萬的新聞的影響,一下子新歌的價格又提了一個檔次!
第三十八章 歌的質量是關鍵
葉秋也沒想到,事情居然這麼湊巧,可是《江南娛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