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炎受熱,正行處,忽見那路傍有兩行高柳,柳陰中走出一個老母,右手下攙著一個小孩兒,對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兒撥馬東回,進西去都是死路。”諕得個三藏跳下馬來,打個問訊道:“老菩薩,古人云:‘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怎麼西進便沒路了?”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裡去有五六里遠近,乃是滅法國。那國王前生那世裡結下冤仇,今世裡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續,殺夠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哩。你們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薩。”三藏聞言,心中害怕,戰兢兢的道:“老菩薩,深感盛情,感謝不盡。但請問可有不進城的方便路兒?我貧僧轉過去罷。”那老母笑道:“轉不過去,轉不過去。只除是會飛的,就過去了。”八戒在傍邊賣嘴道:“媽媽兒莫說黑話,我們都是會飛的。”
行者火眼金睛,其實認得好歹:那老母攙著孩兒,原是觀音菩薩與善財童子。慌得倒身下拜,叫道:“菩薩,弟子失迎,失迎。”那菩薩一朵祥雲,輕輕駕起。嚇得個唐長老立身無地,只情跪著磕頭;八戒、沙僧也慌跪下,朝天禮拜。一時間,祥雲縹緲,徑回南海而去。
行者起來,扶著師父道:“請起來,菩薩已回寶山也。”三藏起來道:“悟空,你既認得是菩薩,何不早說?”行者笑道:“你還問話不了,我即下拜,怎麼還是不早哩?”八戒、沙僧對行者道:“感蒙菩薩指示,前邊必是滅法國,要殺和尚,我等怎生奈何?”行者道:“呆子休怕。我們曾遭著那毒魔狠怪,虎穴龍潭,更不曾傷損;此間乃是一國凡人,有何懼哉?只奈這裡不是住處,天色將晚,且有鄉村人家,上城買賣回來的,看見我們是和尚,嚷出名去,不當穩便。且引師父找下大路,尋個僻靜之處,卻好商議。”真個三藏依言,一行都閃下路來,到一個坑坎之下坐定。行者道:“兄弟,你兩個好生保守師父,待老孫變化了,去那城中看看,尋一條僻路,連夜去也。”三藏叮囑道:“徒弟啊,莫當小可,王法不容,你須仔細。”行者笑道:“放心,放心。老孫自有道理。”
好大聖,話畢,將身一縱,唿哨的跳在空中。怪哉:
上面無繩扯,下頭沒棍撐。
一般同父母,他便骨頭輕。
佇立在雲端裡,往下觀看。只見那城中喜氣衝融,祥光盪漾。行者道:“好個去處,為何滅法?”看一會,漸漸天昏,又見那:
十字街燈光燦爛,九重殿香藹鐘鳴。七點皎星照碧漢,八方客旅卸行蹤。六軍營,隱隱的畫角才吹;五鼓樓,點點的銅壺初滴。四邊宿霧昏昏,三市寒煙藹藹。兩兩夫妻歸繡幙,一輪明月上東方。
他想著:“我要下去,到街坊打看路徑,這般個嘴臉,撞見人,必定說是和尚。等我變一變了。”捻著訣,念動真言,搖身一變,變做個撲燈蛾兒:
形細翼磽輕巧,滅燈撲燭投明。本來面目化生成。腐草中間靈應。
每愛炎光觸焰,忙忙飛繞無停。紫衣香翅趕流螢。最喜夜深風靜。
但見他翩翩翻翻,飛向六街三市,傍房簷,近屋角。正行時,忽見那隅頭拐角上一彎子人家,家家門首掛著個燈籠兒。他道:“這人家過元宵哩,怎麼挨排兒都點燈籠?”他硬硬翅,飛近前來,仔細觀看,正當中一家子,方燈籠上寫著“安歇往來商賈”六字,下面又寫著“王小二店”四字。行者才知是開飯店的。又伸頭打一看,看見有八九個人,都吃了晚飯,寬了衣服,卸了頭巾,洗了腳手,各各上床睡了。行者暗喜道:“師父過得去了。”你道他怎麼就知過得去?他要起個不良之心,等那些人睡著,要偷他的衣服、頭巾,裝做俗人進城。
噫!有這般不遂意的事:正思忖處,只見那小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