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納!”

廟祝轉頭又叫童子去取鞍轡出來。唐僧正在為那光光的馬背發愁,一聽有鞍轡送,連忙稱謝。

童子把鞍轡取了出來,捧給唐僧。唐僧一看,雕花的銀鞍,鋪著金線繡成的坐墊,紫紅色的韁繩連著紫金的轡頭,又好看又牢固,實在都是難得的好東西。

唐僧十分歡喜,就要跪下拜謝廟祝,廟祝趕緊扶住他,兩人又客氣了幾句。

孫悟空把鞍轡抱了出去,一樣樣地安裝在龍馬背上。這副鞍轡與龍馬合體得很,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般。

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神》

孫悟空聞言,思及自身的事情,仔細一回味,心中一陣駭然,莫不是自己也被佛門慈悲了?一切皆在如來算計?

孫悟空抬頭,見菩薩微笑瞧著自己,心中沒來由的一慌,嘿嘿一笑道:“西海龍子這般懼怕老孫,潛躲不出,如之奈何?”

菩薩也不追究,叫金頭揭諦道:“你去澗邊叫一聲‘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你出來,有南海菩薩在此。’他就出來了。”

那金頭揭諦果去澗邊叫了兩遍。那小龍翻波跳浪,跳出水來,變作一個人像,踏了雲頭,到空中對菩薩禮拜道:“向蒙菩薩解脫活命之恩,在此久等,更不聞取經人的音信。”

菩薩指著孫悟空道:“這不是取經人的大徒弟?”

小龍見了道:“菩薩,這是我的對頭。我昨日腹中飢餒,果然吃了他的馬匹。他倚著有些力量,將我鬥得力怯而回,又罵得我閉門不敢出來,他更不曾提著一個取經的字樣。”

孫悟空道:“你又不曾問我姓甚名誰,我怎麼就說?”

小龍道:“我不曾問你是那裡來的潑魔?你嚷道:‘管什麼那裡不那裡,只還我馬來!’何曾說出半個唐字!”

菩薩道:“那猴頭,專倚自強,那肯稱讚別人?今番前去,還有歸順的哩,若問時,先提起取經的字來,卻也不用勞心,自然拱伏。”

孫悟空歡喜領教。

菩薩上前,手伸向小龍的項下明珠。

小白龍見觀世音菩薩來取項下明珠,正要避過。那料菩薩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毛片。明珠離身,小白龍法力驟減。

小白龍暴怒,當初只說讓我做取經人的腳力,並未說要取走我的明珠。

菩薩瞧見小白龍欲說話,在其口中塞入一根橫骨,叫他說不出話來。

菩薩見小白龍口不能言,眼中暴怒尚在,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你可明白?”

那小龍口銜著橫骨,聽得此言,稍顯平靜,心心領諾。

菩薩教悟空領他去見金蟬子,道:“我回海上去也。”

孫悟空扯住菩薩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這等崎嶇,保這個凡僧,幾時得到?似這等多磨多折。老孫的性命也難全,如何成得什麼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菩薩道:“你當年未成人道,且肯盡心修悟;你今日脫了天災。怎麼倒生懶惰?我門中以寂滅成真,須是要信心正果。假若到了那傷身苦磨之處,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

孫悟空道:“我師父西行取經,佛祖尚且給了他兩件寶物。如何老孫就沒有了?”

菩薩聞言,曉得孫悟空此舉的含義。再一細想,金蟬子之所以支開六丁六甲等人,就是有意折磨一下孫悟空讓他知道難處,好在我這裡討些好處,道:“十分再到那難脫之際,我也親來救你。你過來,我再贈你一般本事。”

菩薩將楊柳葉兒摘下三個,放在行者的腦後,喝聲:“變!”即變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無濟無主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