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那些蜥蜴的單眼與這些動物的日週期活動有密切關係。動物學還進一步描述這些頂眼和單眼都與松果體聯絡著,由此我們可以推知我們人體也應有第三隻眼與松果體連線。考古學家發現遠古時代人頭顱骨具“第三隻眼”。而英國皇家科學院發現大腦前部有一隻眼睛的委縮點。很明顯我們那隻眼與第六感有密切關係,但由於我們長期沒有使用而退化,同時它的功能則由松果體繼承。從小孩的靈感往往比老人多,創造性比老人強的角度我們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證實人體與外界聯絡的大驛站就是松果體。

《淮南子》講:“孔竅四肢皆通於天。”“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

這裡所謂的孔竅就是我們所說的穴位。“皆通於天”這四個字是概要地講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天人”怎麼合一?就是直接與人體“經絡”有關。同時要明白“合一”是要有“通道”,要有“門”。道家養生學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即是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天體是一個大宇宙,大宇宙與小宇宙是“相通”的,方能“合一”。《太平經》講:天地宇宙是萬物大生命的根源,日月與地球便是這個大生命分化出的小生命,人與萬物更是天地間分化出的小生命,無論是大小生命,他們根源同體,生命活動的法則、大小生命的原動力都是氣機變化的作用。“氣機的作用”,這是點破了作用即在氣通經脈。中國道家內丹學直到唐代,道家呂純陽綜百家之長,擺脫了煉外丹的影響.而步入了修丹道氣走經脈,以打通任督兩脈,使人體內氣執行氣脈中迴圈不息,所以道家養生學玄機是一個“通”字。“通”的關鍵是要通任督兩脈,任督通才能百脈通。由此可見人體經脈即是透過“氣機”的作用實現天人相通。為此,丹道養生的玄機就是一個通字。“通道”是人體的經脈。那麼,《淮南子》講:“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這個“孔”與“門”在那裡呢?要解出這個孔,與“門”的玄機,就是與人體任督兩脈相交匯合點有關。督脈是人體陽脈之海,任脈是人體陰脈之海,任督兩脈在人頭頂心“百會穴”相交。靈動“百會穴”任督通。《道德經》講:“天門開闔”,“明白四達”。人體“天門”開啟了,人體有可能與大宇宙交換能量資訊,實現了氣機“天人合一”。

當百會穴把這些能量吸收利用後,這些釋放了能量後粒子作為廢物又經特定路徑傳送至特定部位排出體外。如果廢粒子在體內蓄積並阻塞通道則必然至人疾病、衰老、死亡。這是中醫“經絡阻塞,百病從生”的病理基礎。現代醫學也早就發現疾病和衰老的病理改變,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膠原蛋白變性。而疏通經絡、逆轉變性的膠原蛋白又是中醫獨有的、難以取代的優勢,所以,過去、現在和將來,西醫都不可能取代中醫。

接下來的問題是,透過百會穴產生的那些釋放了能量後作為廢物的粒子是經哪些特定路徑傳送至什麼部位而排出體外的呢?是經過任督二脈自成獨立的迴圈系統然後經過會陰穴而排出體外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不妨將經絡追溯至只有任督二脈的遠古初期,那時候只有百會與會陰二穴首尾相對。同時要注意的是,最初的百會穴是在生物體的嘴竅附近形成的,而會陰穴則是在相當於現在的肛門附近而產生的,他們自始至終擁有著這種陰陽相對的性質。但又必須說明的是,儘管百會與會陰二穴具備相對的特性,就不能斷定會陰穴與宇宙交通的功能就是排洩廢物。因為任何穴位都具有開合的性質,除了排洩廢物,會陰穴也具有吸收宇宙微波能量的功能,至少它必須吸收足夠的能量才有能力開展其開合機制,才能夠完成排洩廢物的獨特使命。只不過與百會穴相比,它更偏向與更多地排洩廢物而已。

由於宇宙微波是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所以穴位也是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出現這樣的結果是由於方便吸收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