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日攝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上之六貴族生活的活標本——帕拉莊園
出江孜縣城西南約2公里,有江熱鄉班覺倫布村。這裡是舊西藏大貴族帕拉家族的祖業莊園所在地,是西藏至今唯一儲存完整的領主莊園。舊西藏貴族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帕拉莊園給我們提供了活的標本。帕拉,是帕覺拉康家族的簡稱。在舊西藏眾多的貴族中,帕拉家族僅次於歷代*喇嘛家族構成的“亞”家族,是西藏貴族中五大“第本”家族之一。“亞”家族是歷代*喇嘛的親屬和後裔組成的特殊貴族階層,從第七世*喇嘛開始,每一代新的*喇嘛轉世,他的家族立即被封為貴族,專稱為“亞”家族。“第本”家族即古代的王族後裔傳承下來的貴族家庭。帕拉莊園正門 2005年6月19日攝在300多年的興衰史中,帕拉家族先後有5人擔任過西藏地方政府的噶倫,西藏和平解放時期,帕拉三兄弟更是扮演了極具代表性的重要角色:老大帕拉·土登為登擔任十四世*喇嘛的“卓尼欽莫”,即大管家,也稱*喇嘛的副官長;老二帕拉·扎西旺久經營莊園,也封有“仁悉”(四品俗官)頭銜;老三帕拉·多吉旺久擔任過*喇嘛警衛團的“代本”(相當於方 團長)。在西藏*改革前,帕拉家族僅在後藏地區就擁有25個農業莊園,土地1萬餘克(“克”為藏區傳統的面積單位,播種1克約25~28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一克地,約合1市畝),8個牧業莊園,牲畜7000餘頭(只),役使農奴3000人左右。班覺倫布村40戶214人中,70%的家庭和人口屬於帕拉家的“朗生”(即農奴)。帕拉莊園為帕拉家族的主卡(卡即舊西藏屬於官府、寺院和貴族的莊園),既是領主的生活場所,又是管理所有卡及其農奴的權力中心,也是該家族的臉面,盡顯其家族的富豪與威嚴。藏曆火牛年(1937年),帕拉家族將主卡遷到班覺倫布村,經營至1955年,建成現在的規模。1959年3月,西藏發生武裝叛亂,莊園主扎西旺久隻身隨*喇嘛逃到印度(老大和老三亦如此),留下莊園,連太太都沒帶走。帕拉莊園雄踞班覺倫布村的中央,坐北朝南,共有大小房屋82間,住房面積平方米,加上前、中、後三個院落,總面積萬平方米。整體佈局為,外部是朗生生活區和牲畜圈棚,中間為朗生工作區,後面是莊園主生活區。建築結構上,一層主要是倉庫、朗生和牲畜用房,二層是工作和管理人員用房,三層是莊園主生活用房,體現著尊卑有序的等級關係。帕拉的家庭經堂,在當時的江孜首屈一指。中間一漢式雕花門洞,木門、隔板、高臺、護欄及藏櫃上,居然全部雕繪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廂記》等故事以及著名的成語故事。在莊園主太太的臥室裡,梳妝檯上的全套化妝品,均為英、法進口的,不僅在當時是最高階和時髦的,現在看來也不落伍。衣櫃外層貼的是當年舊上海時興的美女招貼畫。據導遊講,莊園主太太每天都要喝雀巢咖啡。在一間陳列莊園主生活用品的房子裡,各類奢華名貴用品更是琳琅滿目,各式金銀器皿、珠寶首飾乃至進口地毯、毛線、鋼筆、瑞士軍刀,應有盡有,光是勞力士手錶就有好幾塊——僅這一屋子的東西,還不得值幾百萬、幾千萬?!導遊一邊介紹,參觀者一邊嘖嘖不已。帕拉莊園的大院 2005年6月19日攝帕拉莊園娛樂室裡的塑像 2005年6月19日攝在帕拉莊園裡,有一間行刑室,裡面存有站籠、手銬、皮鞭等刑具,導遊還特意給我們展示了一種牛皮做的專門用來打臉的皮鞭。旁邊還有一個被割下的人的頭顱和手腳,均已風乾,呈黑色。導遊介紹說,這個頭顱是當地一個“惡人”的,因他吃小孩,被打死並割下頭顱和手腳。後來在此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才從別處移過來的。莊園的正南面,有帕拉家最大的朗生院,正門上用藏、漢、英三種文字寫著“奴隸院”。平方米的地方,住著14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