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沒事。若是我猜的沒錯,你所說的這股氣息,正是我剛才說的‘浮屠血鎧術’的傳承道種!小傢伙造化不小,這縷道種和它本體融合後,要不了多久就會醒過來,屆時小傢伙就脫胎換骨了!”

點了點頭,趙靈兒看了一眼聞言向她看過來的周邊人等,接著道:“這個‘浮屠血鎧術’,乃是一種介乎道法和體術之間的古怪功法,多年前因一位名為‘血浮屠’的修道士而聞名九州!”

說著,趙靈兒娓娓道來,很快便將“血浮屠”其人,以及因其而名傳仙劍世界的“浮屠血鎧術”大致作了一番介紹。

原來,“血浮屠”此人本是仙劍世界中一個以煉器之術聞名於世的宗派嫡傳弟子,本身實力並不強大,只能算是末流修道士。不過,此人卻不修工器與傀儡之道,不知從何處得來一本古怪的功法,僅練了幾年便實力大增,成為一名強大的修道士。

或許是那門功法本身的特性之故,此人功成之後性格變得乖張暴戾,行事只憑觀感,喜惡分明,出手又非常狠辣,一時間仙劍世界血雨腥風四起,這名自認為行俠仗義的修道士也招來越來越多的仇怨。

不久後,此人被糾結起來的數百仇家設伏圍毆,連斃三十餘人後終於不支,重傷遁逃,隱姓埋名多達八年之久。待其再次出現時,功力大進,快意恩仇,將當年圍毆他的仇家一一殺死,名噪一時,無人敢惹。

自此,這個修道士自詡無敵於世,性情也變得越發喜怒無常,若遇到看不順眼之人,從來不客氣,一律斬草除根。佛門中“浮屠”乃至善之物,此人卻以殺止殺,噬血為善。再加上他後來得到並修煉之後籍以成名的神秘功法正好名為“浮屠血鎧術”,於是,他那“血浮屠”的外號便傳開。

這門神秘的功法據說乃是“血浮屠”年幼時在其宗門附近一片廣袤墳山的某座古墓中所得,後來他正是憑著此訣之威才造就了當時威震群雄的“血浮屠”之名。不過可惜的是,隨著此人進階道境後渡劫失敗,這門奇絕神功也在仙劍世界失傳,想不到今天居然會在這裡出現。

當然,這些秘辛只有打小便在仙劍世界的仙靈島水月宮長大的趙靈兒才能知曉,這會兒娓娓道來,故事跌宕起伏,在場諸人個個聽得心馳神往,一臉的專注,感覺就像是在聽評書一般,欲罷不能。

輕嘆一聲,趙靈兒接著道:“那‘浮屠血鎧術’最大的特點便是修練此功後體內的真氣將變為血紅色,初期若是全力運轉體內真氣,軀體四周便有一層血紅色的真氣氤氳瀰漫,遠遠看去,便好似整個人都被一輪血色殘陽包裹著一般。”

“若施功之人心動殺機,這片由其體內真氣透散出來所形成氤氳紅色霧芒便將如有感應一般迅速翻騰。此時,血陽化作怒海,驚濤駭浪中凌厲的殺意襲捲而出,攝人心魄,摧人戰意,亂人心智,著實可怕……”

“據說到了後期,‘血浮屠’將此訣完全悟透之後,其體外那輪豔紅真氣所形成的血陽甚至還變幻外形,化作一件殺戮氣息滔天的血色真氣鎧甲,覆蓋於軀體表面。這具由其體內外放而出的真氣形成的半實體鎧甲,不但擁有真鎧甲一般的物理防禦力,甚至從其間彌散出的滔天殺意還能不斷地將對手的鬥志與戰意磨滅……”

隨著趙靈兒入木三分的述說,在場諸人臉上都浮起了一抹凝重的神色,光是腦海中想象一下這種功法施展時的滔天兇威,便已讓他們心旌動搖,悠然神往。

與此同時,昏倒後一直躺在甲板上的猴王小白,倒臥的身軀內,某種隱晦而神秘的氣息緩緩浮現,一抹血紅色的氤氳之氣,莫名其妙地自它那小巧靈動的軀體內徐徐彌散而出,乍一眼望去,仿似映襯著趙靈兒的話語一般,居然隨著趙靈兒的述說一步步形成了眾人想象中的一輪血陽。

緊接著,這些鮮豔的氤氳之氣,竟仿似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