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皆動,到時候就要看蒙古韃子能不能看破了。”葉應武叉著腰,沒有絲毫明王殿下的樣子,和疲憊的登山者並無兩樣,但是征服山巒站在頂峰眺望四方的快感,還是難以遮掩的。

蘇劉義和小陽子依次爬上來,站在葉應武身後,在他們眼中,與其說看到的是錦繡山河,倒不如說是一個天下的王者在眺望他的江山。

張開雙臂,風撲面而來,葉應武哈哈大笑道:“就算是忽必烈看破又能如何,他蒙古韃子,又能奈我何,又能奈我何!”(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下)

ps:昨天章節序號錯誤,非常抱歉!

“蒙古韃子在大理總共有十九個萬戶府,其中蒙古屯駐士卒有兩萬六千餘人,只不過這些人當中只有萬人為騎兵,而且所用馬匹多為後來補充之滇馬,滇馬同為矮腳馬,甚至要比蒙古馬矮半頭,勝在攀爬山地之耐力,所以蒙古韃子這些騎兵相比於北面的騎兵,實力大打折扣。”站在輿圖前面,馬塈的聲音有些難以遮掩的激動,顯然這些關於蒙古韃子在大理的細節訊息老將軍也都爛熟於心,只不過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人支援他打上去。

而婁勇站在馬塈老將軍身邊朗聲補充道:“蒙古韃子的屯駐士卒多數集中在大理,另外在東面善闡府(今昆明)和西面三賧(今麗江)也有屯駐,不過多數為大理當地士卒駐守,畢竟對於蒙古韃子來說,這大理崇山峻嶺、雪山佇立,並非他們一貫適應之地方,能夠有這麼多人屯駐已然不錯。”

李芾凝神打量輿圖,輿圖上的標註並不甚明瞭,畢竟對於廣南西路守軍來說,主要的任務還是防守,很少派遣哨探進入大理,所以能夠繪製出這樣一份尚且完整的輿圖,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雖然在這之前蒙古韃子在大理的屯駐軍人數一直多於我們,但是也不得不說蒙古韃子也不是沒有做好對咱們進攻的防備,”婁勇接著說道,伸手在輿圖上一指,“大理地形崎嶇、行軍道路艱難,而整個大理的中心所在便是大理城,一旦大軍突破善闡府,那麼在大理的蒙古韃子就能先於咱們收到訊息,到時候從善闡府到大理這一條道路上隨時都有可能面對蒙古韃子的襲擊。除此之外······”

李芾和楊霆臉上的神情愈發凝重,直到今天他們才意識到葉應武派給他們的任務是怎樣的艱鉅,山路行軍對於常年在兩淮平原作戰的宣武軍來說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更何況這不是單純的山路行軍,需要一直提防有大理當地人帶路的蒙古韃子襲擊。

見到婁勇欲言又止,李芾忍不住輕聲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似乎知道自己這個得力手下想要說什麼,馬老將軍沉聲回答:“除此之外,南疆大理有瘴氣,使人往往喘息困難、頭暈腦脹,甚至還有可能暈厥。千年以來真正征服南蠻大理的也就只有伏波將軍和蜀漢時候的諸葛丞相。唐有安史之亂,亦是有數徵南詔慘敗以致民不聊生之過。故自前宋藝祖以來,對於大理一直以安撫為主,當年章相公開五溪蠻,自洞庭一路掩殺長驅廣南西路,兵威之盛,一時無人阻擋,然卻也未動大理分毫。”

(作者按:伏波將軍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以“馬革裹屍還”著稱;章相公指北宋新黨左僕射、上柱國章惇)

輕輕吸了一口涼氣,李芾和楊霆下意識的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目光中隱隱約約的擔憂,他們在來之前不是沒有看過有關大理的資料,不過這些資料一來有限,二來也是基於大理為宋之藩國所著。書中描寫更多的是大理自然風光之美麗和與中原不同的風土人情,對於這些惡劣之處,最多就是一兩句提起,很難引起人的注意。

伸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