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這些是不能用趙怡的名義去做的,趙怡也不能承受那麼高的威望。所以以夏雲景在前,趙怡為輔,這也就成了帝后二人慈和仁厚、善待軍屬的形象。

因今日不能到前頭去,自然不能親眼看著前面的大戲,楚窈也厭煩了聽人不時轉述的話,便沒叫人到前頭看了熱鬧再回來當故事說,也叫夏雲景對她們倆待在一起沒什麼意見,反而更叫放心。

楚窈因為無趣,纏著叫趙怡講她們出征時的事情,即便趙怡總是避重就輕,卻還是被楚窈從字裡行間推測出趙怡曾幾次身陷險境,並且是主動置身於危險的境地中的,雖沒受什麼傷,也是虛驚一場,到底不過趙怡運氣好,得老天眷顧罷了,可戰場瞬息萬變,若趙怡養成了只靠運氣的習慣,那以後再遇見這樣的事情沒那個運氣又要怎麼辦?

如此幾次,楚窈便惱趙怡惱得厲害了,趙怡無法,只好想盡了法子去哄楚窈開心,竟難得被楚窈趁機簽下了不少條約,這才算完了,但楚窈因為趁火打劫,也在恢復後被趙怡狠狠地修理了一頓,直叫她連嗓子都快啞了方才作罷。

一連幾日朝堂之中都是風起雲湧,尤其在趙老將軍難得的出頭主持下,軍方對將士的獎賞和撫卹自然是避不開的話題,戶部想少出些銀子,趙老將軍卻想要自己的將士,和失去頂樑柱的家庭過得更好,爭執了幾日,方才以早已經站在趙老將軍這邊,趙老將軍勝利告終。而後文臣這邊便是為了該如何安置以馮相為首的黎國舊臣而爭論不休。不過這回夏雲景倒是沒怎麼猶豫,只按著預先便想好了的處置,將各個官員放到了合適的位置上,那些不能用的,自然棄之不用,便是大夏有的蛀蟲,也被拔除了,換上黎國這邊過來的官員,以表示黎國歸了大夏,便不再有兩國之分,自然官員和子民也一樣,沒有國別之分了。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夏雲景的‘老丈人’,馮相被直接安排到了內閣的實權位置上,總領大夏文臣,和趙老將軍一左一右,倒是叫人猜測這是不是後宮影射到前朝的又一次博弈之舉。

這兩件事雖然和楚窈趙怡兩個關係緊密,兩人卻是半點不能沾手的,尤其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擺著夏雲景是要趁這機會幫著太子肅清朝堂了,兩人哪裡還會在這樣的頭上去觸黴頭呢。即便朝堂上因為馮相的身居高位,而使趙怡和楚窈在後宮的關係也撲朔迷離起來,兩人卻像半點不受影響似的,每日裡該怎麼玩樂還是怎麼玩樂,反正在夏雲景的掌控之下,後宮裡能傳出去的訊息,基本只能是夏雲景願意叫別人知道的訊息。當然,趙怡楚窈主動送出去的除外。

除了以上幾件大事,還有夏雲景下旨徹查黎國積壓的重大冤假錯案,只要家中有後人尚在,便可要求重審家族案情,一時間不少黎國沒落家族前來,不少百姓也拍手叫好,趁著這個機會,夏雲景解決了萬家之事,也算是給了萬姑姑一個交代。

一個月後,太醫院還是沒能找到徹底治療夏雲景的法子,因而夏雲景只好在基本穩固了朝堂之後傳位給太子,並加緊培養太子。即使在各種名貴藥物的支援下,夏雲景到底沒能活過半年。

夏雲景走的時候,只有楚窈在他身邊。夏雲景本來留了遺言,說要叫趙怡殉葬,然後讓楚窈好好輔佐新皇的,楚窈卻只是沉默了,直到夏雲景死去,楚窈也沒再說一句答應的話,只是不停地和夏雲景回憶起舊年在衛地的事情。

或許是夏雲景難得想起舊事心軟,或許是趙怡的表現確實讓他放心了,夏雲景最後到底還是解除了自己對趙怡下的殺令,也叫楚窈不由鬆了一口氣。夏雲景的勢力多大,趙怡接觸過冰山一角,才更加恐懼。若夏雲景的部下不顧一切的完成夏雲景的遺願,那麼這整個皇宮,都會合起來想要殺了趙怡。除非趙怡逃到衛地那個隱秘的村落,被趙家軍保護,但前提是,趙怡能夠活著離開皇宮。幸好,夏雲景自己放棄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