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後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鏈,疏其船間,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用去的生鐵據說佔唐王朝一年產量的一半以上。《通典》、《唐會要》、《蒲州府志》均記載此事。在兩宋時代,蒲律渡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際,浮橋始毀於戰火,只剩下兩岸的鐵牛。後來因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鐵牛被埋入河灘。

今蒲津渡遺址,西距黃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遙望陝西省朝邑縣,東距古蒲州城西牆約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門(即蒲津門)近百米。1988年、1991年對蒲津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勘探和科學發掘。根據發掘結果,唐蒲津渡遺址最深處距今地表 米。在靠當時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豎釘的柏木樁,壘砌石條間貫注有鐵錠,又以米漿白灰泥粘合縫隙; 十分牢固。這道石堤明確地可以看出系分兩次砌築。在緊靠石堤處發現了四尊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三個鐵墩、六根鐵柱。

蒲津渡遺址是一處具有豐富遺存的大型遺址,是我國第一次發掘的大型渡口遺址,它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樑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觀地揭示出黃河泥沙淤積、河水升高、河岸後退的變遷過程,從而為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環境考古及黃河治理提供了許多難得的資料。

大浪淘沙,黃河仍在,鐵牛仍存,秦漢唐宋,都成了歷史,站在蒲津渡,品味黃河,品味文明,我們不禁為古人的聰明才智拍案叫絕,更為厚重的河東文明隕落而扼腕嘆息。

鏽跡斑斑的鐵牛在訴說著一段文明,也見證了這裡曾經的輝煌。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汾陰脽:皇天后土今何在

汾陰脽地的脽字,《新華字典》和《漢語字典》已經找不到,因為這個字現已廢棄不用,所以我們給報上寫稿,一排出來就成脽字。《辭海》:脽臀部。《漢書;東方朔傳》:“連脽*”。臀:人……身體背面腰部下方,大腿上方的隆起部分。*脊骨的末端,臀部。《康熙字典》:正韻音誰。*骨也。臀謂之脽。一曰地名祠后土處。

《史記;孝武紀》始立后土祠汾陰脽上。脽者河東岸特堆堀長四五里寬廣一里餘高十丈餘,汾陰在堆之上,后土祠在西脽鉅靈坐處,西流與河合以特堆象此為名。師古曰以形高起如人*脽也。一說地本名癸音共葵,彼鄉人呼為誰轉為脽耳。故漢歸儀雲葵上。

《水經注》:“有長阜背汾帶河,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河”。

《漢書》:“謂之汾陰脽”應劭曰:“脽,邱類也。”如淳注《漢書》曰: “河東岸特堆崛,后土祠在西。”顏師古曰:“以形高起如人*脽,故名。”一曰魏脽。汾陰巫錦為民祠魏脽。師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墳起者,故曰魏脽。” 《水經注》雲:“汾陰城指榮邑舊域,西北隅脽邱,上有後土祠。”

《封禪書》曰:“始立后土祠於汾陰,脽邱是也。”《通志》:“宋真宗出脽上后土廟圖,命陳堯叟量加修飾,命王旦撰祠汾陰壇頌。”又曰靈壇。今其地汾於河。

黃河是母親河,黃河兩岸廣袤的土地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們的先祖生於斯,長於斯。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就在這一方熱土上繁衍生息。汾河入黃河口這塊地方開發最早,勿容置疑。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也孕育了古老厚重、光輝燦爛的黃河文化。

汾陰脽被北來的黃河和東來的汾河成了女子生殖器形狀。有的專家說,脽是身體的一部分,指人的臀部、尾椎骨地方。汾脽依汾帶河,長四五里,廣二里餘,汾水歷其陰西入河。這樣以來,北來的黃河和東來的汾水豈不成了這塊尾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