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呢?”

楊曦軒神情一頓,北方的人口普查很詳細,如此詳細也沒找到呂家人,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替代了別人的身份,第二種早已經逃出國。

楊曦軒更傾向於第一種可能,呂家的榮耀沒了還要揹負投敵的名聲,呂大公子逃出國日後華國再無呂家,所以只能是第一種。

還有徐家人也沒找到,真是有意思,可見準備了不少後路。

東北雲州,子恆帶著子律挖溝渠,子律自從來到東北就幹活,早已沒了成為安平侯時的傲氣。

休息的時候,子律沒形象的躺在草地上,“哥,你可真是我親哥。”

子恆喝了一口水,一個眼神都沒給親弟弟,“既然不願意幹活,你可以和婦女一起挑黃豆。”

子律面容一僵,他再也不想挑豆子了,不過好奇的問,“哥,你挑那麼多的豆子幹什麼?”

現在已經種完地,還挑種子幹什麼?

子恆揉了揉肩膀,“我想建個豆腐和豆乾作坊,等秋收就可以收百姓的豆子,豆子的價錢也能提一提。”

免得收購豆子的商賈不多,造成豆子賤賣也賣不出去,不如做成一些能儲存的成品販賣。

子律跟在親哥哥身邊不只悶頭幹活,他也從哥哥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哥,你想的真夠長遠。”

子恆斜了一眼弟弟,“爹孃說做什麼都要有準備,只有心裡有底氣才能走的更遠。”

子律伸出手指計算,“哥,你不僅建作坊,你還定了不少蜂箱。”

子恆聽到蜂箱心情愉悅,“蜂蜜一直稀缺,我請了花縣的養蜂人來東北教導養蜂,日後東北也會有自己的蜂蜜出產。”

子律聽著大哥一項項的計劃,“哥,你不累嗎?”

他聽著都覺得累,這些日子大哥每日都要人催著早睡,白日還能抽出時間挖溝渠,他哥是鐵打的嗎?

子恆摸著弟弟凌亂的頭髮,“你出生就沒受過苦,我隨著爹孃經歷過逃難,當時年紀小記得不多,有些畫面卻一直刻在腦海裡,弟啊,百姓不易。”

子律看著遠處沒休息的百姓,他們還有時間休息,百姓為了田地一直拼命的挖掘,東北不像南方有一代代完善的灌溉溝渠,東北需要一點點建設。

一條完整的灌溉溝渠對東北的意義重大,百姓的確不懂知識,但是他們有自己的遠見,為了子孫後代再苦再累也不會吭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