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姻,和大漢斷交了。
接下來,大漢軍隊十六萬增援烏孫國,也就是常惠帶五萬烏孫兵士直擊匈奴腹地的那個時候,車師國王見情況不妙,高調的又宣佈和匈奴斷交,重回大漢的懷抱。
但是常惠大敗匈奴之後的幾年,新的車師王烏貴登基,匈奴這時緩過氣了,又對年輕的烏貴王施加壓力,烏貴又無奈,重和匈奴聯姻,再次和大漢斷交。
車師國反反覆覆,同時,車師**隊受到匈奴指使,不時的劫殺大漢和西域來往的使團和客商,而鄭吉和司馬喜就是這個環境背景下去渠梨屯兵。
鄭吉到了渠梨後感覺車師國太過麻煩,簡直就是一個兩面三刀的小人,更像是強盜,馬賊。
所謂防不如攻,堵不如疏,與其總是被動的護衛來往使團和客商免遭車師**隊的截殺,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一勞永逸的將車師國徹底打垮!
鄭吉和司馬喜一拍即合,在沒有取得大漢朝廷同意的情況下,以大漢國的名義召集西域各國兵士一萬多人,加上自己從長安帶來的那一千五百名被髮配的囚徒,突然的就對車師國發動了突襲。
突襲成功。
車師王烏貴宣佈車師國投降大漢,可是又怕大漢國對自己不利,也不能去匈奴,就一個人拋棄家人悄悄跑到了烏孫國。
烏孫國那時候和大漢國因為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接二連三下嫁的原因,又因為常惠帶著烏孫人洗劫了匈奴,得到了大大的好處,和大漢國正是好的蜜裡調油,立即將烏貴的情況報告給了鄭吉。
鄭吉收到了烏孫那裡的情報,將烏貴的家人送到了長安,烏貴一聽,徹底的感到復國無望,也跟著去了長安。
車師國,就此名存實亡。
雖然在這之後,匈奴人收編了大量車師子民向東遷徙到匈奴境內,還將原來車師國的國主烏貴的弟弟兜莫立為車師國新王,可是車師國其實已經不復存在,烏貴的弟弟兜莫就是匈奴人的傀儡,已經對大漢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構不成任何的威脅了。
郎官鄭吉於是派來不少人去車師故地屯田。
西域一帶,逐漸的風平浪靜。
鄭吉功不可沒。
這個時候,焉耆、龜茲、于闐、疏勒,康居等西域國家上書大漢天子,願意加強和中原的聯絡,臣服於大漢,保持穩定和平發展。
經過商討之後,天子劉詢決定,在西域設都護,全權代表大漢國。
西域都護職責是“都護督察烏孫、康居等三十六國動靜,有變以聞,可安輯,安輯之,不可者,誅伐之!”
首任西域都護鄭吉,由原來的郎官一下躍為秩奉兩千石的大官,職務比中原郡太守低,可是比大漢國內任何的一個太守管轄的範圍都要廣大,他統帥著西域著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負責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與大漢國的外交事務。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鄭吉如今已經白髮蒼蒼。
壯士暮年,美人遲暮。
鄭吉,老了。
第236章自掃門前雪
鄭吉知道天子新晉委派的大漢護羌校尉,可是當他見到了苟參的時候,還是被眼前這個校尉的年輕而感到困惑。
可是話說回來,不年輕,怎麼能娶烏孫國的公主?
能守牧一方的,都是能人,或者是強人,鄭吉當年在西域所做的事情苟參早就一清二楚。
老而不死是為賊,苟參感覺自己遇到的許浩明是個老江湖、許廣漢是老奸巨猾、趙充國是個老武夫,常惠是個老精明,鄭吉,就是一個老賊。
賊,可以解釋為偷東西的人,也可以解釋為為人不正派、狡猾,同時也可以說是聰明。
因此,苟參在和這些“老賊”們打交道的時候,只信奉一條,那就是有一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