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第2/2頁)
章節報錯
氣呢。
張紀鍾之所以選擇徐靜蕾和片酬有關,他想拍攝大場面,就要儘可能的壓低演員的片酬。
按照現在影視行業的行情,只要稍微拍過兩部戲,有點名氣的女演員片酬都有兩千每集,著名演員都要超過五千每集。
現在國內的情況是,電影行業低迷,電視劇卻很火爆。
有名氣的編劇寫一集電視劇都要幾千塊,演員的片酬更是節節攀升,原來拍電影的導演都開始轉行拍電視劇了。
拍電影賠本,拍電視劇只要不是粗製濫造,都能賣得出去。
觀眾對電視劇的需求量很大,老百姓需要電視節目進行日常的消遣娛樂。
這一年,華國有兩億八千臺電視機,有超過八億電視觀眾,製作了不少於七千集電視劇,其中京城電視藝術中心出產了350集劇集。
這些資料足以說明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繁榮。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是再也沒有出現像《渴望》和《京城人在紐約》這樣引起巨大轟動的電視劇,就連精品電視劇都不多見。
大家習慣了跟風,而不是創新。
比如戲說歷史劇火爆之後,這兩年光是類似的電視劇就不下十幾部,過於泛濫。
觀眾看第一遍覺得新鮮,看得多了自然會厭煩。
拿今年的金鶯獎來說,組委會往年透過報紙發放的選票至少會回收30萬張,今年只收到10萬張,這說明觀眾的參與度在下降。
或者說他們認為沒有好看的電視劇,也就懶得參與了。
民營資本進入影視行業,一方面帶來了電視劇行業的繁榮,一方面拉低了電視劇製作的檔次,資本逐利,什麼賺錢拍什麼,而不是想著冒險拍攝新的題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