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韃子在搞些什麼啊?”赫飛身邊的一名軍官有些莫名其妙。

“管他搞什麼!傳令下去:把眼都睜圓一些,哪裡衝過來韃子哪裡負責,韃子搞得再花俏也沒用,無非是水來土掩罷了。”赫飛答道。

赫飛他們也不知道,清軍的這個動作不僅僅是拖延時間,而且要在中路和西側的結合部顯示存在感。他們就是要告訴汝寧軍:如果在漢軍旗和三順王攻打小山頭的時候,萬一汝寧軍派出了援軍,那麼這支援軍就要時刻防備清軍的這支騎兵衝陣。

可是赫飛的話音剛落,清軍東側又發出了一陣吶喊,那裡的散兵線立刻讓出了一個大空檔,一輛輛櫓車被推了出來,它們在陣前整理佇列,二十幾輛櫓車緩緩地排列成一排對齊,然後後面的櫓車也是出來,同樣是一排排的對齊。直到形成了五、六排,清軍才開始緩緩推動,推向了書墨佔領的小山頭的方向。

“韃子是去吳統領那裡。大人,我們是否要去支援?”一名軍官詢問赫飛道。

赫飛觀察了一會兒,笑著搖了搖頭,道:“去書烏龜那裡的韃子最多五、六千,書烏龜那裡沒什麼危險。平時演習的時候,書烏龜讓我們吃盡了苦頭,現在也該讓韃子嚐嚐這種味道了。”赫飛的話立刻引起了一陣笑聲。

對於清軍來說,書墨佔領的那個小山頭威脅不小,只要在這小山頭架上火炮,就可以覆蓋山頭附近的區域,使得清軍難以在這裡透過。

但是從防禦來說,其實這個小山頭的位置不佳,它比較靠近清軍那邊,深入到了清軍的陣線內,而且面對清軍的方向還是個緩坡。

更不利的是,汝寧軍救援起來也有很多困難。不提路程較遠,只說如果派出救援部隊,就很有可能要與清軍在山頭上發生混戰,這就不利於汝寧軍發揮火器的優勢了,也將陷入了消耗戰,這對人少的汝寧軍這一方肯定是吃虧的,所以除非是書墨陷入絕境,赫飛是絕對不會派出援軍的。

赫飛是對書墨的烏龜殼有著絕對的信心,可這時候的書墨可是冒著虛汗呢。好不容易從山上淺土層收集起來的一些土,只夠給火炮做好掩體,根本沒辦法在自己的部隊前壘砌土牆,書墨也只能夠與攻山的清軍直接戰鬥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八章攻到山腳

而櫓車這東西,實用性確實很強。它一般的作用就是用來攻破堅實的步兵陣的,當步兵方隊如果列好,如果騎兵想要攻下來,就需要花費很多的力氣,也要承受很大的傷亡,所以想要速戰速決的話,也是直接步卒推著櫓車衝過去,直接撞入對方的陣列之中。當搞亂隊形以後,再給予擊潰。

可是在這時候,清軍使用櫓車卻也是恰到好處,正好可以防備住山頭上書墨部的火銃射擊。於是書墨也只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清軍一步步靠近了。

在離山腳六、七百步時,清軍開始分兵,後兩排櫓車在劉順的帶領下轉向南,他們要在小山頭西南千步左右的地方設定陣地,阻擋住汝寧軍的援軍。

而張亮則率領著三千多漢軍旗的兵丁和五百朝鮮火銃手,跟隨在三排櫓車後面,朝向了書墨佔領的小山頭。

清軍的櫓車,就是前面豎立起來一塊大門板,而在門板後,就堆滿了厚厚的沙包。櫓車的門板中有個觀察孔,而後面則是簡單的一個車架和木輪,連車架上的木板都沒有,完全就是讓人可以很方便地推車。

一般來說,這種看起來很笨拙可笑的武器,完全可以抵擋住差不多所有的火器和弓箭的射擊。可這不包括火炮。所以當櫓車離山腳還有三、四百步時,山頭上的火炮開火了。

三發三磅的炮彈和六發一磅的炮彈隨著巨響飛出了炮膛。簡直是太容易打了。櫓車的排列相當緊密,在炮兵眼裡就是很大的一個目標,而且運動的速度又不快,又正對著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