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故先王必託於音樂以論其教。”這是在說音與社會的關係。
音對人的作用,古代早有記載。
三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劉劭,在其《人物誌》中撰曰:“夫容之動作,發乎心氣;心氣之徵,則聲變是也。夫氣合成聲,聲應律呂:有和平之聲,有清暢之聲,有回衍之聲。夫聲暢於氣,則實存貌色;故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矜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主要意思是,聲音的變化,集中表現於人的相貌表情之中。
《史記?樂書》雲:“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正因為它能讓人動盪血脈、調振精神,並且常常能使人開解心意。這就是有的人一聽到某種聲音就會產生流連歡喜的原因所在。中醫裡有用音來治病的方法,可惜時下已近於失傳,只剩下現在所謂的音樂療法了。
從聲音來判斷人(2)
音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易學與古代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關於音的釋義,古籍中有諸多記載。《說文?音部》:“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呂氏春秋?音初》:“凡音者,產乎人心者也。”《周禮訂義?掌教》注及《易?小過》雲:“單出曰聲,雜比曰音。”《素問?五藏生成篇》雲:“五藏相音。”………
五藏相音,明確地給出了五藏與五音之間的對應關係。這也是以音來判斷和治療疾病的理論依據。
聽聲音就可以判斷人與事物的狀況或結果,聽起來似乎很玄,但是在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大有人在!被尊為樂聖的師曠,能透過音來判斷事情的結果。師曠,字子野,晉人也,生而失明。然博通前古,以道自將,諫諍無隱。嘗為晉太宰。傳其於樂無所不通,休咎勝敗,可以逆知。“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已而果然。至於鼓琴,感通神明,萬世之下,言樂者必稱師曠。師曠生於公元前六世紀,晉平公時人,與孔子生活在同一時期,雖雙目失明,卻貴為晉國太宰。史有“師曠瞽而為太宰,晉無亂政”之高度評價。(師曠是真正的知音!)
很多現象的內涵,都是隱而不顯但又不期而至的。知道了一個人的音在五音中的歸屬分類,就知道對應於五行中的哪一行,從而可以判定一個人的適應發展方向。每個人的五音音屬都不太相同,音的五行也不一樣。五音中音行相剋的雙方在一起共事,結果往往都不會遂人意,這就是音行的作用力量效果。一個說話發音為木音之人,如果入了火類的行業,終其一生也不會遂其志向的。為什麼呢?木向火鄉,如飛蛾撲火,自焚而已。所以,通音的人可以減少很多無用功,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人生質量。由此可見,知五音是多麼重要啊!
《列子?湯問》記載:伯牙彈琴,彈到描寫高山的曲調時,在旁聽琴的鐘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彈到描寫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因為已沒有人真正懂得他的音樂了。為此古人有感慨雲:“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這個知音就是原始意義上的五音,現在的意義已經泛化了。相互熟悉的人聽到對方的聲音就知道對方是誰,這是最常見的知音的一種表現形式,已經失去了真正知五音的高深程度了。
音在醫學上的特殊功用也是非常突出的。《難經》雲“聞而知之謂之聖”,說的就是聽音知病的境界!五音中,宮音出問題者,則相應的脾胃一定會出現病況;脾氣不好、性情躁烈者,則角音一定有問題,相對應的肝膽也一定會出問題,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古代的上醫聽患者的聲音,就知其病況。可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