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臣猶有見小忘大,守近遺遠,惜此無用之地,使兵連不解,為國家之憂。願決聖心,為兆民計。”時異議者眾,唯文彥
博與光合,遂從之。
司馬光就這樣“為兆民計”,大大方方地把將士們鮮血奪回——西夏全境本都屬於北宋——的國土送出去了。
當然,這樣大筆一揮,說著漂亮話,承認“靈夏之役,本由我起”,隻字不提當初西夏的叛亂和歷來的侵略,把國土送出去,對他在政治上是有利的——米脂等地,是在新黨主政期間奪取的,是新黨的功績,而司馬光,是舊
黨。
新黨,你們有什麼?不就是“擅開邊釁”,奪了一些“無用之地”嗎?
這些地,我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人君啊,不要“見小忘大”,為了“無用之地”去“擅開邊釁”啊,要當一個慷慨的,仁慈的,時不時抽自己耳光,一邊大方贈送國土,一邊還說“本由我起”承認自己不對的“天朝上國”啊!
這樣自己騙自己,一邊當洋盤,一邊自以為是“慷慨仁慈的天朝上國”,才可以不思進取!
才會覺得維持原狀就好!
這樣,我們這些舊黨,就可以什麼都不幹,繼續身居高位,領取豐厚的俸祿和享受讓後世公知們羨慕不已的“與士大夫共天下”“不殺士大夫”的待遇了!
要是繼續作戰,可是會耗費寶貴的糧食和銅錢的!
至於不作戰的時候財政已經出現大窟窿這件事嘛……至於送了土地之後西夏還繼續侵略搶劫這件事嘛……
只要不繼續主動作戰,武將就出不了頭!只要不繼續主動作戰,實幹派就不如嘴炮派!只要不繼續主動作戰,皇帝就沒可能靠軍功真正成為大一統中華的正統皇帝!
沒有戰功,沒有可倚仗的武力,他就得繼續“與士大夫共天下”,靠我們的法螺來維持他的正統性!
司馬光,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政客。
至於北宋的未來?
哼,這麼廣袤的國土,這麼眾多的人民和軍隊,這麼先進的火器,邊境野人最多在邊境搶搶,給他們多送點錢就是了,還能搶到汴梁來嗎?
124 BOSS對BOSS
與聰明的司馬光相反,愚蠢的漢武帝居然把西北那些“澤鹵”(沼澤鹽鹼)之地看得不亞於汗血寶馬,一再動用數十萬兵馬攻取。窮兵黷武地打下來了,他還不算完,又是建朔方,又是蓋酒泉,又是立敦煌……建完了要塞,
他修驛道驛站,修完了驛道驛站,他挖水渠立田官,遷移黃河水災難民到西北,借給他們種子耕牛,居然在酒泉敦煌這些西北之地種起地來!
至於養馬,更不用說,河西牧場延續兩千年,到現在仍然是解放軍的優良馬場。
像他這樣不惜民力來奪取戰略要地和馬場,也難怪漢朝在他晚年風雨飄搖……飄搖……一路飄搖到他玄孫宣帝的時候……然後這風雨飄搖的漢朝,發十五萬騎兵(漠北決戰的1。5倍)加上盟友烏孫五萬騎兵,一共二十萬騎兵踏
上漠北草原,昔日不可一世的匈奴這次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了,他們扶老攜幼望風而逃。
懷著天下理想的愚蠢漢武帝,在後世被人嘲笑了千年。
而像司馬光一樣聰明地把國土送出去的行為,在今天仍然被無數人津津樂道,讚美為智慧的代表。
一般人很容易學習哪個真是不言而喻。
彼得魯。巴普提斯塔若是學習的是前者,他也爬不到現在這個位置。但是,缺乏理想的結果就是,他面對圖爾內斯特異乎尋常的異端景象,猶豫了。
換了一個充滿理想的年輕教士,可能剛才就指責眾人的行為是徹底的異端,予以堅決阻止——如同救主第一次進入聖殿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