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心的不捨,明珠尚餘心頭溫熱,卻只能放回他手裡。相遇,錯過了花滿枝椏的青春時節,恨不能相逢在花開的最初。
有人將這女子和《陌上桑》的羅敷相較。羅敷這樣說她的夫婿: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餘。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七)恨不相逢未嫁時(2)
夫婿才貌出眾,姿容家世地位儼然紙上,羅敷面對使君說出拒絕的話: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羅敷調皮的嘲弄和斥責,宛然一個品貌端麗的女子。固然值得稱譽,倒也叫我分出了使君與贈明珠男子的區別。
使君半路窺見羅敷的美貌,多是帶著獵豔的心態把羅敷攔下,就如同開了蓮花跑車的公子哥當街攔人,邀美女同車。羅敷心下激憤,當是壓下些叫人輕薄對待的惱恨,斥了那句:使君一何愚!
而《節婦吟》中的男子更多的叫人瞧見他贈與她的深情。深情之於輕薄的區別在於,那個男子是女子驀然回首間的怦然心動,他當不是隻有出色的外表,他在芸芸眾生裡區別出與他人不同的好,他是闖入心靈驚心動魄的震撼,只是他出現在不對的時間裡。
回頭想圍城中的男女,那執手一生的歲月裡,如何不會遭遇到一次這樣心動的歡欣。恨不相逢未嫁時,是鏡裡拈花,水中望月的無言,是一腔痴意卻中成空的無奈。唯想見捧珠而還的男子後來的結局,是《廊橋遺夢》裡攝影師羅伯特&;#8226;金凱的煢然遠走,是《馬語者》中湯姆的死亡,還是金嶽霖的悄然守護。
那個叫金嶽霖一生守護的林徽因,便是人間四月天裡走出的女子。不管流光如何拋轉,她與金嶽霖的故事一直在首詩裡沉澱演繹。金嶽霖,那樣卓越無雙的一代哲學大師,卻耗盡他的痴情贈與了詩意的林徽因。
彼時林徽因身邊有梁思成,他們毗鄰而居,常年的文化沙龍相聚,心生悅慕之心。比之於當年徐志摩的熱烈追求,金嶽霖這樣流淌入心底的關愛和呵護,更叫人心動幾分。很多文章都有記載過林徽因的這段苦惱,她自覺愛上了兩人,金嶽霖與梁思成,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即便是絕代的風華,當還有顆凡俗女子的心,亦逃不過這樣的心動和掙扎。
要感謝理智挽救了《節婦吟》中的女子,感謝理智挽救了林徽因,她獲得了一生最大的財富,一個愛她的丈夫,一個敬他的友人。感激金嶽霖給予的情深意重,她懂得他的深情,只是不能,因為不能,因為理智,所以保全了三個人的人生,最終成就了一段超凡脫俗的友誼。收回的明珠不再有人能相配,金嶽霖終生未娶,他懷抱明珠,守住最初的情意。誰說他是寂寞的,只要守護了她,什麼都可以。
如果,流水可以回頭,你會隨我漂流嗎?不會,流水不會回頭,所以我與你註定只能擦肩而過。不是命運的故意捉弄,只是情深而緣淺。
八)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1)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李端是唐代宗大曆十才子之一。詩作多應酬唱和,又以閨情詩見長。曾有“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寫思婦的清怨,細膩之外又楚楚動人。
汾陽王郭子儀少子郭暖迎娶代宗昇平公主,李端曾在婚宴上作《贈郭駙馬》。贏得駙馬公主喜愛,成為座上佳客。元朝伊世珍在其《琅寰記》中記述,《聽箏》,是為李端於郭暖家宴中的即席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