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同樣是這一年,德國人跟義大利、日本分別簽訂了同盟條約和**產國際條約,軸心國的雛形初步形成了。
可是儘管德國的經濟重新恢復,軍事實力大幅度提高,國際地位上也在恢復。但是有一種情況卻沒有改變,那就是一戰以後,境外的德意志民族是受到欺壓的。尤其是在波蘭和捷克這兩個國家,生活著大量的德意志民眾,他們受教育的程度較高,他們的聚居區往往是兩國的工業中心,但是他們卻是二等公民,受到歧視不說,還受到兩國民族主義分子的欺壓和迫害。這些都是事實,而不完全是法黑斯的宣傳。
波蘭的且不去說,波蘭領土在一戰後,得到了波蘭走廊,讓波蘭得到了一個通往北海的出海口,但是卻讓德國本土和德意志帝國的崛起之地東普魯士分割了開來。這裡的問題就侷限在波蘭走廊問題上,但是這裡還不算是激烈的,最激烈的是捷克的蘇臺德區。
蘇臺德地區就是捷克北部的蘇臺德山脈,以及大半捷克邊境地帶,現在的居民以德裔為主。地形上剛好圍繞捷克版圖,呈馬蹄形。 蘇臺德地區從13世紀起,就屬於波希米亞、摩拉維亞等國的領地,所以在一戰之後,它隨同波希米亞、摩拉維亞、斯洛伐克一起劃分到新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境內。
德裔和捷克裔的民族衝突自古就有,19世紀時候這裡屬於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割命事件時常發生,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波蘭人、捷克人和南歐的各民族,紛紛掀起民族運動,要求自治、獨立。同時期,還出現了德語地區要組建德意志統一國家的訴求,而捷克語地區則非常堅決地要把波希米亞和大德意志區分開。
一戰結束,古老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秩序宣告結束,中歐開始按照現代概念規劃國家,本著民族自決的原則建國,但是卻出現了一個著名的無解方程:“一個國家究竟是一塊土地,還是一群同種同源的人民?如果是同種同源的人民,哪一個共同因素應占優先地位,種族、宗教還是語言?”蘇臺德地區就在此時成為了矛盾焦點,德裔要求民族自治,迴歸德奧大家庭,捷克卻要保住領土完整。
捷克不僅是出於領土完整的考慮,要知道這時候的蘇臺德地區佔據了捷克工業的八成實力,可以說蘇臺德屬於捷克,那麼捷克就是一個工業國家,而從捷克分割出去,那麼捷克就是一個農業國家,工業關乎國力,因此捷克人是不可能放棄這裡的。
但是德裔卻有迴歸祖國的訴求,這讓他們難以融入捷克民族。而此時他們只是一個少數民族而已,並且地位上從過去的一流變成了二流。在加上他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這也是蘇臺德經濟發達的原因之一,可這卻成為捷克民族仇視德裔的一個因素。
這個時候的捷克人,終於擺脫了哈布斯堡幾百年的統治,但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空氣中瀰漫著對日耳曼人的輕蔑和侮辱,甚至發生野蠻惡**件。捷克獨立後,曾發生過捷克警察暴力對待蘇臺德的和平示。威者,殺死54人,包括女人和兒童。
類似事件時有發生,經常在大街上出現這樣的情況:
捷克人脫下日耳曼族大學生的白襪子,撕破日耳曼學生的襯衫,脫掉女孩子的裙子。至於毆打等行為更是層出不窮。而女學生則回應:“我們的領袖不會聽之任之。”
當然,她的領袖不是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而是黑特勒。但在這時候可以代表捷克官方意見的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說,解決民族矛盾的妥善辦法,就是逐步遷走所有的德裔人口。
在其他地方,比如飯店中侍者們總是讓德裔客人難堪,為難嘲笑他們。
整個社會搶佔日耳曼人的土地成風,在工作、救濟、分配上對德裔日耳曼人也有諸多不平等,這令捷克的德裔感到痛苦無望,更加渴望迴歸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