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飛與丹陽先對各路的部隊,作了一番認真的檢查之後,才各自分頭行動。丹陽坐鎮慶安府,負責整個城裡戰場的指揮;雷曉飛則負責慶安府城外戰場的指揮。

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左右,突厥兵營已經靜了下來,突厥兵全部都已經進入了休息中,整個突厥兵營一片萬籟俱寂。

這個時候,雷曉飛帶著特務連的人出動了。他們這一行人,由山上摸到了峽谷口,然後再向突厥兵的營地推進。

突厥兵的營地是根據他們的戰術來佈局的。

慶安府外的這路突厥入侵的先頭部隊,五萬兵竟配置了起碼一半數量的戰馬。也就是說,這路突厥部隊的作戰方式是以馬戰為主。這支突厥部隊的營地,也就按他們的作戰方式來佈置。

這路突厥部隊兵營的最裡頭,安置的是攻城的部隊,攻城部隊的人不需要馬匹,所以,靠慶安府那邊的營地全都是士兵的布帳;而兵營地的最外頭是到四周侵略的部隊,也是馬戰部隊,所以,這邊的營地佈置是人馬相隔的格局,這樣,這些騎兵一出帳外就可以上馬。

慶安府北門外的這路突厥部隊兵營的最外圍那一圈是馬,是這個兵營最大的戰馬集中地,放置有三千匹馬左右。突厥部隊兵營的這個佈局,正好就方便了雷曉飛他們這方的行動。

雷曉飛帶著文武、青玄子與幾個武功高強的人,作開路先鋒。先行一步清除了這一路的崗哨之後,隨後跟上的特務連馬上著手佈置這方戰場。

特務連的人,由這戰馬集中地開始,一段路撒上釘板、一段路拉上絆馬索地向峽谷口的方向佈置了下去。

突厥兵不是以馬戰出名嗎?嘿嘿,這兩種佈置就是馬戰的剋星。雷曉飛的意圖就是要讓他們在這個峽谷口人翻馬仰,阻止突厥兵的突圍。

釘板加絆馬索這兩道防線足足佈置了一里長之後,雷曉飛他們才停了下來,在這段障礙路的盡頭,豎起了一道有一米五高左右、用玉米杆紮成的厚牆。

這玉米杆牆是用來防衛對方箭矢的掩體。玉米杆牆的後面,就是前來馳援的七千巴蜀軍隊的陣地。這七千巴蜀軍隊,由青玄子全權指揮,他們負責用雷曉飛發明的竹籤和箭矢,死守這條敵人唯一的逃生之路,爭取不讓一個敵人從這時逃出。

峽谷口既然是敵人唯一的逃生之路,那敵人在受到了突襲之後,肯定就會選擇從這裡逃生,所以,整個戰役中,峽谷口這方最為關鍵,只要堵住了這裡,敵人就會成了甕中的鱉。

同時,這一方的壓力也最大,逃命的敵人當然就要亡命了,所以,雷曉飛就讓他手下最精銳、也最得力的巴蜀軍,來鎮守這個關鍵位置。

佈置完成了障礙路和掩體之後,雷曉飛這了保險起見,再在這個峽谷口上,佈置了五支強弩和三座投擲器,如果不是峽谷口的寬度所限,他還會再佈置更多這兩種武器。

峽谷口正面戰場的防禦工作佈置完成了之後,雷曉飛把特務連兵分兩路,他與文武一人帶一路,來到了障礙路兩側的緩坡上,在那裡佈置工事,要在障礙路的側翼對付突圍的敵人,緩解正面戰場的壓力。

慶安府這邊的整個戰場佈置完畢之後,已經是凌晨的時分,大華這邊的軍隊已經全部準備就緒,只等雷曉飛的一聲令下,就給這路來犯國威的敵人以致命的一擊。

第778章火燒連營

等待的時間,總讓人感覺走得很慢。到了月開始偏西,大華軍隊這邊的眾人,好像感覺已經過了一個世紀這麼長的時間,還沒有等到雷曉飛這個總指揮的號令。

不過幸好,眾人可能是白日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也可能是臨戰前的興奮,人人不但沒有感覺絲毫的疲倦,反是心生出一種莫名的迫切期待,刺激著的大腦皮層,讓精神抖擻。

直到了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