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ldo;想肯定是想的。&rdo;
溫太后悠閒地喝了一口香茶。
&ldo;當年馮德志已經判了秋後處斬,尚有不少老臣上奏為他喊冤,萬慶舟畢竟沒有招供沒有公審,死人不能再開口說話,他背後的人不但可以放心,還能借著他的死好好鬧一場,沒有動作才是奇怪。&rdo;
&ldo;說到底,還是崔慎現在拿出來的籌碼還不夠沉,讓那些人看到了翻盤的希望。&rdo;
聽母親這樣說,小皇帝也點了點頭。
月鷺知縣通敵案的事他還有印象,那時候朝堂上吵得不得了,奏摺幾乎堆滿了母親的桌案。不管大朝議奏什麼事,最後都會被那些老臣拐到馮德志案上來,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慷慨激昂,還有幾個嚷嚷著要以死明志。
當然,最後也沒見哪個真撞柱,東海衛戍軍找到了關鍵證人並搜出了馮德志與海倭國檜木親王手下大將新川的往來密信,那些跳著腳罵的老臣從此就很少再跳出來說話了。
小皇帝覺得這次萬慶舟的事跟馮德志如出一轍,只是他有些不明白為什麼母后沒像上次一樣堅定支援東海衛戍軍,而是態度有些含混不明。
難道母后不相信崔郡尉和錢郡守嗎?
不相信是不可能的,尤其徹查萬慶舟與都德府這道密旨還經過了溫太后的點頭,這幾乎可以說得上是今上和太后的意志。
可一反常態,這一次的朝堂官司,太后並沒有表現出更多的立場。她似乎對於萬慶舟的案件也有些不確定,態度罕見地有些搖擺。
這就給了隱身在幕後之人好好運作的機會。
之前他們礙於朝堂上的勢力分佈,一時間也不敢做太多的動作,畢竟馮德志、宋國忠的前車之鑑猶在眼前,朝堂上強硬派的勢力日漸壯大,甚至隱隱有和西洋派勾連的趨勢。
這次萬慶舟的死倒是給了他們一個突破的機會。別的不說,萬慶舟畢竟已經是個死人,而且在死之前從未招供過一回,崔慎往個死人身上潑髒水說出去都不好聽。
而且萬慶舟死了,上面很多和他有關聯的人就安全了。得了安全自然也不吝給萬慶舟搏個好名聲,甚至能借他的死亡好好打擊一波朝中政敵,為自己的派系搏個翻身的機會。
於是很多人聞風而動,朝堂上的爭論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許多,有人甚至把萬慶舟案發散成武將對於文臣的打壓,刀鋒直指兵部尚書蕭卓和東海郡尉崔慎。
在朝堂外,也有不少人開始遊說閣葵陳磬鐘。畢竟萬慶舟名義上還是西洋派的人,萬慶舟死的不明不白,說是強硬派打壓西洋派也沒什麼問題。
西洋派中,有不少人開始動搖。
畢竟自從東海郡守錢酉匡橫空出世,西洋派在最擅長的領域就再沒出過大風頭。尤其是東海製藥場和北郡黑火油加工場落成,西洋派忽然感覺到自己隱約失去了太后太后和今上惡信任,甚至閣葵陳磬鐘推出的大基建計劃,就因為東海郡守的反對而一度停滯,逼得陳閣葵不得不親自遊說錢酉匡。
可錢酉匡算什麼啊?!不過就是個運氣好的關係戶,怎麼比得了他們從海西學成歸來的學問者?!
錢酉匡能講的不過都是些粗鄙淺顯的道理,把這樣的人當成問策之士,太后果然是婦人短視!
當然,沒人敢把這些話真的放在檯面上說,但自詡為西洋派利益共同體的某些人還是被放大了心中早已產生的不滿。
論起國計民生難道不是應該倚仗他們這些真正有才學的人嗎?他錢酉匡又算哪門子蔥?憑什麼北郡和西北郡的那些人都信他的鬼話?!難道大雍以後就要被這些不學無術、只會花言巧語的軍痞把持了嗎?!
偏偏他們心中生氣,派系魁首陳磬鐘卻並無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