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適合當朋友,不適合當下屬。歷史也不會記他為忠臣。
“你怎麼知道劉文嚴不會來?”閔少頃說了一句。
“這還用說?這次咱倆這是明擺著搶他的功勞,這倒好,功勞沒搶著,被人看了笑話。那劉文嚴別看整天好像忠於職守的,但他絕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這樣的人功高蓋主,早晚不得好死!”
說到這,馬峰又悻悻然補充了一句,“不過也比早死,不然我們也死了!”
閔少頃嘆口氣,現在就好像徐州之戰一樣,明知道困局只有劉文嚴一人可解,卻也對他不信任,巴望著他來卻又好像明知道他不會來一樣。徐州之戰劉文嚴雖然沒親自救徐州城的急,但的確是劉文嚴把淮軍給逼退。有時候救一座城,也不需要出兵,圍魏救趙也可以。
“來不來,順天應命便可!”閔少頃最後嘆了一句。(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四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
朝廷這次出兵不像上次那般高調,又是祭天又是皇帝親自送行,弄的滿城風雨。
上次那是轟轟烈烈,為了彰顯朝廷平定突厥的決心,但因為前面打了敗仗,這次出發就要悄無聲息,就好像鬼子進村一樣。劉愈臨出征,也只是帶了十幾名侍衛到城外去集合,呂楚兒等女軍侍衛他是一個都沒帶。用劉愈的話說,這是男人的戰爭。
這次徵調的將領多是中下級將領,有封號的將軍一個都沒有,但在這些將領中,卻有一個名頭很響的人物,準確來說是一個降將,原來淮王的猛將大將軍花集安,曾經讓霍病吃癟一蹶不振的人物。
花集安作為淮王的大將,在淮王身死之後,便投降了朝廷軍,跟大多數的降將一樣,他的待遇很一般,只是一個無實權的將領,但為了顯示朝廷的優待,給他的官職還是保持原狀,也就是大將軍,連俸祿兵部那些人都想辦法剋扣,因為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降將,沒膽子敢去兵部鬧騰。
花集安自從隨軍進了長安城,也一直過的很低調。
花家也算是淮地的大戶,這次花家並沒有舉家遷徙過來,隨著花集安過來的只有他和他的夫人,以及兩個剛學會跑還不能上學讀書的孩子,他在長安城,從來不去見客,只是在兵部例會的事後過去轉轉,領了俸祿,一家人不愁。對於一個降將來說,沒有機遇也就等於從軍的生涯到了頭,甚至連那些藩王進京城。曾暗中聯絡他。他也選擇了避而不見。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處境。花集安是個明白人,知道他身份特殊,稍有不慎就要人頭落地。
但他沒想到,這次隨軍出征的名單中會有他的名字,而且據說是前鋒將軍武義侯劉愈親自點的將領,在眾多降將中,只有他一個有這樣的殊榮。
能上戰場,就意味著能重新領兵。要不是朝廷絕對信任,誰也不敢讓一個降將去帶兵,誰不怕降將中途再反水?
花集安心想,或許是劉文嚴想借機會報復他,不過這也沒什麼可報復的,在戰場上,勝敗都是兵家常事,要說當初他將霍病的八路軍折損了幾十人,他自己的兵折損的更多,他將此事引為自己從軍之中最大的恥辱。從那之後,他再沒得過淮王的重用。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連朝廷的一點散兵遊勇都打不過,愧當一個大將軍。
後來證明,淮王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還不是被劉文嚴朝夕之間攻破了?
花集安帶著複雜的心情告別了家人,騎著馬獨身一人到了城外的軍營報到。沒什麼可說的,既然朝廷還有用得著他的地方,他就必須要去,否則朝廷的人會說他戀舊主,不肯為朝廷效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到了軍營,不多的人,這裡應該是一個後勤的營地,他這才知道,原來一批先頭部隊已經出發了。料想劉愈應該走了,這次救急出發倉促,劉愈應該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