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子軒在倫敦參加簽售會的時候,李桉正在紐約為《臥虎藏龍》做後期。

《臥虎藏龍》這部戲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完成將近十個月的時間,其中李桉有八個月沒有回家,大部分時間都在片場熬著。

在拍戲的過程中,要保持高度的敏感,精神亢奮,還能堅持的下來。

等到拍完戲,他的身體開始抗議,為此還住了幾天醫院。

後期的錄音分為兩組,頭一組有四個人,專門錄製音樂,和滬城交響樂團合作在滬城廣電大樓錄製電影配樂。

滬城廣電大樓按照英國錄音室的規格購置了一套全新的錄音裝置。

另一組在紐約做電影的音效和混錄,將音樂、對白和音效混制在一起。

《臥虎藏龍》的音效比較複雜,美國的音效師沒做過武俠片,缺乏這方面的經驗。

比如青冥劍的響聲,詭異莫測,加上兵器交鋒時的聲音變化,在拍攝現場錄不到。

因為拍攝的時候武打場面只是做做樣子,兵器根本碰不到一塊去,怎麼能發出來聲音,這些聲音都是後期錄製完成。

音效師要一點點的實驗聲音的頻率變化,李桉在旁邊盯著。

只要對白和音效有一點差異,李桉就會打回去讓音效師重做,直到他覺得滿意為止,弄的混音工程師壓力很大。

要做出有水準的東西,就要慢慢的磨。

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

李桉對《臥虎藏龍》這部電影是有野心的,他想做到東西方觀眾都能接受的程度。

別看華語片這些年在國際電影節上拿了不少獎,卻沒有真正進入西方的主流社會,只是得到了西方電影人的認可,而不是觀眾。

那些電影人看好華語片大多是從意識形態出發,用西方的價值觀來評價影片。

華語電影做不到像好萊塢大片那樣在全球通殺。

李桉想把東方的古典文化和西方的知識手法結合起來。

無論是西方的心理分析、社會學、戲劇性、語法、美學觀點,還是西方結構的情節推理,只要對影片有用的都拿來用。

最終做到既能得到電影人的認可,又能被西方的普通觀眾接受。

也就是既叫好又叫座,讓華語片達到和好萊塢大片力拼的局面。

所以,他在製作《臥虎藏龍》的時候是按照西方的標準來的,他熟悉好萊塢的製作流程,知道哪些東西通不過西方的標準。

尤其是西方的藝術院線,他下意識的就會向著西方的標準靠攏。

比如在後期剪輯的過程中,他會考慮這個情節西方觀眾能不能接受,那個鏡頭西方的片商會不會有意見。

要說李桉的電影是拍給西方觀眾看的也說得過去,這和他受到的教育和經歷有關。

他在美國學的電影導演專業,又拍了幾部西方電影,好萊塢的標準就在他的腦子裡。

李桉希望兼顧藝術和市場,東方和西方,不過這個基本上很難。

當他在按照好萊塢的標準做後期剪輯的時候,就已經傾向於西方觀眾的審美觀,從而忽略了東方觀眾的感受。

這可能是他沒想到的。

他覺得武俠片在華語地區應該有市場,大家喜歡看武俠片,那麼就多考慮西方觀眾,做一個平衡,讓東西方的觀眾都能接受。

這是他的企圖,或者說是野心。

如果真是拍給西方觀眾看,那演員的對白直接用英文就好了,沒必要做出來英文字幕。

美國觀眾之所以排斥非英語片,不習慣看字幕是其中一個原因。

《臥虎藏龍》的後期用的是中文對白,在美國上映的時候使用英文字幕,美國觀眾想看懂這個故事,必須要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