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又告訴鄒國劍,他早已下定了決心要跟比什凱克共存亡,但是考慮到他的決心可能會給比什凱克民眾所帶來的巨大災難,他真誠地希望作為一個真正的軍人的鄒國劍將軍大人也能像他一樣,不能跟民眾們過意不去。

就這樣地繞到了最後,克列扎諾夫斯基終於亮出了他的底牌,那就是他決定要把比什凱克城內的所有無辜民眾都放出來,以避戰火。

其實,對於他所提出來的這種要求,就連克列扎諾夫斯基自己都覺得城外的那位鄒國劍將軍根本不能答應。

要知道,如果對方一次次地所傳送給他的那些最新訊息都是真的話,那麼對於一個有經驗的將軍來說,長圍久困的最佳辦法,很顯然就是期望能有更多的民眾留在被困的城池之內,去與堅守的守軍們爭奪那總是有限的食物。

但克列扎諾夫斯基沒料到的是,對方竟然立即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於是,以後的幾天內,城內城外的雙方嚴格遵守事前的約定,比什凱克的近萬民眾儘管都已變得兩手空空,但卻還是絕大部分都安全地離開了那座已經被天朝紅軍圍得鐵桶似的比什凱克城。

這下子克列扎諾夫斯基終於踏實了,因為現在的比什凱克城內除去他的那兩個多團的守軍,再就是千餘他必須要留下來為他提供各種服務的中國精壯,而沒有一個白吃白喝的人。至於比什凱克城中的物資,更是足以供他們這些人堅守上個半年沒問題。

不過,克列扎諾夫斯基樂得太早了。

因為就在雙方緊密配合,完成了對比什凱克城內百姓們的疏散任務的三天後,鄒國劍突然失去了對他“長圍久困”的耐心。

七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時,已經變得毫無顧忌的鄒國劍,下達了對比什凱克的總攻令。

此時的鄒國劍,受益於克列扎諾夫斯基的“慷慨及無私的援助”,真是富得流油。

在比什凱克城的東門外,紅十四軍一下子集中起來的各式火炮,就已經達到了三百多門。

對於克列扎諾夫斯基,已經富起來了的鄒國劍,自然也就有了一種富人的打法。

連續半個小時的三百多門火炮的齊聲怒吼,不僅炸得比什凱克的東城磚飛石裂,炸得城上的沙俄鬼們立不住腳、抬不起頭,同時也令比什凱克的全城像是一葉遭遇到了颱風襲擊的小舟,在驚心動魄的搖曳和震撼的同時,還得有隨時都要傾覆的恐懼感。

半個小時過去了,憤怒的炮火依然沒有半點兒停歇之意,而且,特務團的一千多支火槍,也加入了這場大合唱。

在強大的炮火和特務團的火槍兵們的有力掩護下,肩扛著一袋袋沙包的紅五十五師官兵,迅速抵近護城壕,很快,那道寬大的護城壕就被填滿。

這個時候,在紅五十五師的主攻隊伍之中,衝出了幾個令比什凱克城頭的沙俄鬼們瞠目結舌的巨大“怪物”。

“怪物們”很快就靠近了那道已被填滿了的護城壕,而一直兇猛地向著比什凱克的東城城頭傾瀉彈雨的天朝紅軍的炮火,也猛然開始向城內延伸。

城上的克列扎諾夫斯基急眼了,他毫不懷疑,這幾個會動的“怪物們”的目標,就是他的東城門。

在克列扎諾夫斯基的逼迫下,到處躲避炮火沙俄兵將們不顧死活地撲向垛口,成排的子彈密集地灑向已經踏上了護城壕的“怪物們”。

實際上,這幾個好像是自己就會走的東西,並不是什麼怪物,它們不過都是一些上面被罩上了好幾床溼棉被,被下面的紅軍士兵們抬著行走的大木桌子而已。

有槍彈打不透的木桌子護身,有特務團火槍兵們的猛烈壓制,紅軍的爆破手和擲彈手很快衝到了比什凱克的城下。

於是,以往紅十四軍的攻城故伎又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