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讀書識字,得授儒家六藝之教;後來連一些父母專心工作謀生,白天時無人照顧的小兒,也以微薄代價,代父母照應,向來走的是良善助人之路,各“義塾”在地方上都頗有影響力。

何況幾年來中了科舉,成為朝廷官吏的人也不在少數,這些官吏或多或少,也會加以資助,反哺報恩,是以“義塾”愈開愈多,不受地方割據勢力所影響,跨及全國各地,都找得到。

但科舉之制,從本朝開國以來才逐漸崛起,發展到現在,還沒能取代世家大族,因此從“義塾”出來的人,有許多流散各地,其中不少人甚至進了各武林宗派,在江湖上頗有盛名,“義塾”美名更是遠播,只可惜創立“義塾”的善心人究竟是誰,其身家背景,到現在還沒有人知道。

趙平予雖沒進過“義塾”但對這人卻也是心懷仰慕,步伐不由得慢了下來,只盼能多看幾眼,希望能將這善地記在腦子裡頭。

慢慢晃進了客棧,趙平予舉目一望,雖沒看到鄭平亞的身影,但眼光卻已忍不住被吸到了靠內側的一張桌上。不只是趙平予,連原該在客棧中飲食用餐的客人,多半也被那桌邊的三位女子給吸住了目光,感覺上和外面比起來,裡頭竟似靜了不少,連小二招呼客人的聲音都似低了。

第四章 前途崎嶇

最引人注目的其中一位女子,雖是白巾蒙著臉面,頗引人注意,令人明知是武林人物,也忍不住要多看上幾眼,但她的行為舉止卻毫無特異之處,像是已經習慣了旁人的眼光,絲毫沒有影響;雖看不到她的表情,不過在趙平予感覺起來,那模樣兒卻更像是她根本沒注意到這回事,只是清雅閒淡地自飲自食,頗為享受飲食的美味,猶如獨坐斗室品嚐新茶般,完全不像正身處喧囂的鬧市之中,加上一身白衣上頭綴著粉紅色和綠色的花紋,活像一朵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在她身邊的另外兩位女子,雖也是姿色動人,但一來趙平予幾日前才見識過項明雪姐妹那般的絕色,對美女算是稍微有些免疫了;二來在居中那女子猶如白蓮降世一般的雅潔氣質影響之下,那兩位女子雖也頗具容姿,但氣質不及,都給比了下去,乍看之下就沒有那麼引人注目。

左首那位女子勁裝佩劍,眼光凝定,不住注意著客棧門口,像是在等人一般,那眸光中猶似含著什麼特別的光采,令人不敢直視,一身絳紅勁裝服貼嬌軀,襯得她更是奪人眼目,在女子的嬌柔之中,再添三分英氣;那絳紅勁裝質料鮮亮,簪飾皆是一時之選,加上絳衫女子容色之中,有一股掩也掩不住的嬌貴意態,顯然必是出身高貴、備受家中長輩寵愛的女子無疑。

而右首的女子呢?她一身碧綠衫子,雖不似白衣女和絳衣女那般惹人注目,但也是一等一的美女了,舉止之間意態自若,絲毫沒有因為不如二女受人注目而行止慌亂的情形發生,此刻的她和絳衣女一般注意著門口。只是當趙平予進門之時,那絳衣女偏過了頭去,顯是想不到會看到這麼醜的男子進來,而那碧衣女卻歉然一笑,還向趙平予微微頷首示意,行止頗為斯文有禮。

光從絳衣女和碧衣女容貌肖似,便可猜得到她們必是姐妹無疑,加上當中白衣女子形相特異,和鄭平亞形容的藍家長女“雪蓮香”藍潔芸頗為近似,趙平予一望便知,這三位女子,多半就是和師兄約好會面,準備一同入山尋找大師兄杜平殷的藍家三女了。只不知道比自己早走一步,該當早已經進城,比自己還早和藍家三女會合的鄭平亞,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呢?

一邊想著,一邊緩緩走近三女的桌旁,趙平予舉手一揖,身子微躬,正要出言招呼,沒想到他都還沒來得及說話,那偏過頭去,不屑神情一閃而逝的絳衣女子,一腳竟已經踢了過來!

突然而發,事先全無半分出手的前兆,絳衣女這一腳來得好快,趙平予連看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