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就像失控的飛機,呈拋物線下墜。

當時北方聯盟通貨膨脹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外債高築,職工的生活水平一日不如一日,人們甚至將盧布當柴燒,商店的門口每天都排著長龍,1000盧布連1個麵包都無法買到。

而當時北方聯盟的人民為了生存只能吃儲存量最多土豆。

到了最後,北方聯盟終於支援不住,分崩離析,聯盟之中最大的熊國成為了北方聯盟的唯一繼承國,將海外資產、存款、外交機構、大使館等都收入囊中。

熊國也需要承擔起北方聯盟欠下的高額外債。

只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眼下伴隨著北方聯盟的通貨膨脹。

再加高層的嚴重腐敗和經濟轉型失敗。

他們的軍費已經開始了縮減。

在北方聯盟國力最為巔峰的時候。

當時北方聯盟擁有兵力400多萬,包括陸軍約200萬,空軍40多萬,海軍40多萬、防空軍60多萬,戰略火箭部隊約30萬,還有內務部隊、邊防軍等。

擁有坦克5萬多輛,裝甲車6萬多輛,火炮5萬門。

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軍事實力。

說句不好聽的。

只要他們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他們甚至可以隨時出兵解放整個歐洲。

而且由於之前處於和漂亮國之間的冷戰狀態。

北方聯盟的軍工企業也是開足了馬力。

開始大量的製造各式各樣的軍事裝備。

他們每年生產的裝備包括但不限於。

主戰坦克約3000輛;生產裝甲車約5000輛;生產洲際導彈約400枚;生產地空導彈約5萬枚;生產各種作戰飛機和直升機約2000架;生產潛艇約20艘;水面主力艦10艘;輕型作戰艦艇70艘。

如此龐大的裝備製造量。

就導致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整個北方聯盟的武器是過剩的狀態。

幾乎每一個士兵的手都至少持有了四五把槍。

而且還是嶄新的那種。

可由於經濟處於崩潰狀態,北方聯盟龐大的軍隊可以使用的軍費少的可憐,不少軍人的工資甚至被拖欠了將近幾個月,在這個階段,有不少北方聯盟軍官為了發工資,抑或是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將大量的庫存武器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各種武裝團體。

而這一個行為從80年代開始。

一直到往後的20年之間,從未停止過。

很多北方聯盟乃至後來熊國的軍官。

都會將自己手多餘的武器賣給各式各樣的安保公司和武裝團體。

而且到了10年之後。

甚至還出現過罐頭和生活物品,換飛機坦克的傳說。

如今他們的手有貨真價實的20億資金。

想去北方聯盟搞點兒制式裝備還是比較容易的。

這也是林超凡想要做安保公司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