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敬之正色說道。
“別繞彎子了,你就是想要哀家站在皇上這邊吧,你說說,哀家為何一定要站在皇上這邊?”皇太后說罷轉過身來,才發現林敬之一直跪著,虛扶了一把道:“你站起來說話吧。”
林敬之跪了好一會,雙腿上的血脈不流暢,又痛又麻,還好一直立在皇太后身邊的一個宮女上前幾步,扶住了他的胳膊,不然他一時半會還真站不起來,皇太后瞧在眼裡,輕輕搖了搖頭,這才跪了多大一會,林敬之就受不了了?
如果朝中百官都像他這般,那以後接見臣子,是不是還要專門給官員尋個太監宮女,專門扶人!
林敬之並不知道皇太后心中的想法,不然定要大呼冤枉,那些朝中官員每天都要給皇上磕頭,早就習慣了,哪是他這個沒磕過幾個頭的少年商人可以比的。
站起身,又稍微活動的一下,待膝蓋處的痠痛減輕了些許,林敬之才回道:“學子之所以勸皇太后站在皇上這邊,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皇上乃九五之尊,身份尊貴,而且又登基不久,如果向臣子們低了頭,那麼威嚴定會大損。說實話,學子雖覺得秦大人等做事沒個章法,漏洞百出,但要給皇上豎立威信的想法,卻是極對的。”
因為知道皇太后不喜歡秦牧等人,所以林敬之此刻並沒有什麼好忌諱的。
“第二,很多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如果皇太后這次站在大臣們這邊,逼迫皇上退了步,那以後朝中大臣再遇到意見與皇上不統一的時候,難免會得寸進尺,再行此近乎逼宮之策。”
“第三,皇上還年輕,如果您真的不顧他的感受,強行把孟子德給斬了,那麼皇上心中難免會對您頗有微詞,再重些,甚至會影響皇太后與皇上的母子之情。”
皇太后聽到這裡,輕輕點了點頭,她現在之所以只是把孟子德關起來,沒有推出午門斬首,就是怕她們母子之間產生隔閡。
就目前這種形勢下,二人如果真的鬧起了彆扭,輕了只是會感到傷心,而若是重了,皇上以後再也不聽她管束,那甚至會把江山丟掉。她的威望再高,手中權力再大,說到底與皇上是她的親生兒子有很大關係,如果沒有皇上,她這個皇太后,一宮之主的位置根本就坐不穩當。
“還有最後一點,孟子德南下,一路殺的全是貪官,沒有冤枉一個好人,他的生死,其實意義重大。”
“這一點哀家自然曉得,若非知道他是生是死所代表的意義,哀家又何苦非要殺他?說實話,如果不是此刻正處於非常時期,哀家不但不會殺他,還會重用他,在哀家眼裡,這個孟子德辦案如神,不畏權貴,也算是個人才,比那秦牧,龐羽,還有杜明要強太多了。”皇太后苦惱的揉了揉額頭。
“皇太后之所以非要斬殺孟子德,想來是要穩定朝中大臣們的心吧,不殺他,朝中大臣們可不曉得孟子德是真瘋了,還是假瘋了,而他們真正畏懼的是有朝一日,皇太后與皇上會再次任命其為欽差大臣,查抄貪官。”林敬之推測道。
皇太后點了點頭,應道:“不錯,這個孟子德殺伐果斷,一身正氣,眼睛裡揉不得沙子,呆板,嚴謹的不曉得變通,他只要還活著,就會讓朝中那些貪汙過贓銀的大臣們坐臥難安。”
“學子以為,皇太后所慮固然周到,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孟子德是清官,他沒有錯,真正錯的,是那些貪了銀子的汙吏!試想,如果您真的迫於壓力斬了孟子德,那以後誰還會把國法放在眼裡?
還有,日後還有誰敢給民做主,當那清除貪官汙吏的青天大人?”
皇太后聞言身形一震,是啊,她考慮了很多,但卻獨獨漏掉了分清楚誰對誰錯,如果自己真的糊里糊塗的斬了孟子德,沒有了是非觀念,那不是會寒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