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短時間內絕不會主動出手發動戰爭。

二戰結束厭惡戰爭的可不單單只是英法美三國,四國聯盟的公民同樣如此,如果此時恩斯特號召戰爭,響應者估計會寥寥無幾。那對於恩斯特的皇位影響也許不大,可是恩斯特可不願意做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

他很想讓德國站在四國聯盟的前面,但是隨著時間恩斯特越來越覺得這樣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而就在恩斯特想著希特勒的時候,希特勒卻在密謀他的“柏林事件”。希特勒向來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傢伙。這一點他自己都非常坦誠的承認,但有的時候他的確顯得有些急躁。

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夜!

這裡是希特勒的起源地,也是他將來要實現夢想的初始地,帶著大量的“政治獻金”回到慕尼黑,這個時候的希特勒原本應該是意氣風發的,可實際上並非如此,他覺得自己此時彷彿走進困境。

此時的慕尼黑,納粹之外還有很多的右黨派,他們同樣認為凡爾賽條約是犯罪行為。其幕後的指使者就是猶太人。他們牴觸、他們厭惡、他們想要反抗,但是單獨的小黨派根本無能為力。而就在這個時候希特勒帶著大量的財富回到慕尼黑。

不到二十場的演講,這些右黨派紛紛歸附希特勒的納粹黨之下,但隨著實力的提升希特勒越發覺得掌控力度的無力,他缺少一個能夠真正幫助到他的人,而這就是希特勒真正愁悶的原因。

這樣的愁悶整整持續三個多星期,直到一個名叫赫爾曼。戈林的人到來,希特勒才眼睛一亮重新恢復自己的信仰,這一刻希特勒彷彿重活一般。

赫爾曼。戈林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對於他的到來希特勒保持歡迎態度的同時也有些困惑,他從不認為自己的黨派有任何地方能夠吸引這樣的人才。這樣困惑希特勒也是這樣詢問的赫爾曼。戈林,赫爾曼。戈林也沒有隱瞞直言自己的想法。

“我之所以加入納粹黨並非出於什麼信念,只覺得納粹黨具有革命性。”——這是赫爾曼。戈林的原話!

大量德國地區被法國佔領和鉅額的賠款導致德國經濟的崩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法國如果不佔領大部分德國地區他們根本不能安心,畢竟德國戰鬥力實在是太強悍,趁這個機會留出一塊緩衝區是最好的辦法。

此時的德國通貨膨脹、貨幣體系瓦解,歐元成為德國此時的主流貨幣,這是希特勒的機會,他想要用巴伐利亞作為跳板直接拿下柏林獲得全國政權,就如同義大利的那位一般,但明顯希特勒的人品和運氣要差一些。

10月,希特勒回到巴伐利亞的第三個月,戈林進納粹黨的第二個月份,這個時候實力大增的希特勒再也忍不住開始針對柏林而動手。

這一個月巴伐利亞同德國政府的關係很是矛盾,德國是偏向和平而巴伐利亞想要反抗、想要拒絕那鉅額的賠償,希特勒試圖說服巴伐利亞聯邦政府首腦。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一旦成功就能夠如同義大利王國那位一樣成功奪取柏林,獲得全國政權……

但讓人想象不到的是那位巴伐利亞聯邦政府首腦過於優柔寡斷,他拒絕希特勒的建議,選擇觀望狀態。這樣的態度無疑激怒希特勒,他不想繼續等待下去,他想要創辦一個完全按照他意志行事的獨裁製度國家!為實現自己的願望,希特勒發動政變,只是他低估聯邦政府的實力、同時也高估自己的個人魅力,最終導致這一次政變的失敗。

說實話希特勒的政變也著實嚇那位聯邦首腦一跳,為避免這類的事情再一次發生,他直接把希特勒拘禁起來,並且暗中還準備好好的照顧一下希特勒,其他的不多想,只是為保證他將來出獄不再有能力鬧出類似的事情而已。

德國的情報人員第一時間把相關的訊息傳遞到恩斯特手中,對此恩斯特只有一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