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太大,如果捷克能夠完全掌握在恩斯特的手中那麼弗朗茨皇帝有的只是高興,何況恩斯特還是哈布斯堡的嫡系成員。

嫡系成員是什麼概念,那就是如果弗朗茨堅持、斐迪南大公也同意,那麼未來皇位很有可能落到恩斯特的身上,本身就完全掌控的奧地利如果外加一個捷克,那麼整個奧匈帝國真正需要解決的矛盾只剩下匈牙利和巴爾幹地區。

“幾年前我就說過,恩斯特是一個很有能力、很有潛力的小傢伙,如果他坐在我這個位置上相信未來的奧匈帝國會有很大的改變。”

“叔叔……”

這個時候斐迪南大公也懶得稱呼弗朗茨皇帝的官方名稱,但他想要說的話還沒有開口就被弗朗茨皇帝打斷。

“你想說什麼我很清楚,當年的事情很抱歉,但說實話……你和卡爾都不是奧匈帝國最佳的皇帝人選,包括邁西米利安在內。”

這是弗朗茨皇帝第一次直言當年逼迫斐迪南大公宣誓放棄子女皇位繼承權的事情,同時也是第一次否認斐迪南大公的能力。雖然這讓斐迪南大公有些鬱悶,可同時他也有感動,畢竟因為當年的事情他嫉恨弗朗茨皇帝很長一段時間。

“卡爾過於理想而你太過重視軍事,奧匈帝國的內部問題最終解決方法不再軍事上,摩拉維亞的變化是一個典範,未來即便恩斯特不能坐在奧匈帝國皇帝的位置上,我也希望你能夠讓他負責整頓帝國內部的問題。”

弗朗茨的話斐迪南大公自然不會否決,點點頭表示一定會按照弗朗茨的意見來做,實際上他自己也是同樣的想法,畢竟恩斯特已經給整個帝國做出一個標準的解決例項。

1911年就在斐迪南大公和弗朗茨皇帝的交談中過去,摩拉維亞的聖誕節早已經落幕兩日,一切彷彿重新恢復正常,而此時遠東地區則在準備盛大的春節。

1912年對於奧匈帝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塞爾維亞發動第一次巴爾幹半島戰爭。參戰雙方主要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所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另外一方則是在巴爾幹半島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1908年因為內部革命的問題,奧斯曼帝國的政權逐漸被聯合進步委員會掌控,也就是因為內鬥的緣故奧匈帝國才在1908年從奧斯曼帝國的手中奪取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這一次的戰爭同奧匈帝國無關,主要是幾年裡塞爾維亞幾個東南歐國家的崛起外加奧斯曼帝國的沒落,這讓塞爾維亞王國幾個東南歐國家看到機會。奧匈帝國、義大利、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是遏制巴爾幹半島幾個國家的主要源頭。

四個國家裡奧匈帝國、俄羅斯是強橫到極點的國家,塞爾維亞王國幾個東南歐國家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同這樣的國家抗衡無疑是找死的行為,義大利雖然稍稍弱一些但是比起奧斯曼帝國最終還是奧斯曼帝國比較好欺負一些。

巴爾幹同盟成立,在這樣的局勢下第一次巴爾幹戰爭自然也就由巴爾幹同盟主動開啟,奧匈帝國幾個國家樂的左手漁翁之利。而就在巴爾幹戰爭開啟的時候,滿清帝國轟然倒塌。

1912年2月滿清帝國末代皇帝宣統宣佈退位,東方那個古老國家延續2000年的封建帝王制度結束。

同月袁世凱成為民國共和總統,這是南北談判的結果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無論南北雙方都不希望戰亂繼續進行下去而同時南方的軍事力量遠遠弱於北方,袁世凱成為總統無疑是最好的結果。那個古老國家的新起點開始,這對於一些君主制度的國家無疑有一些影響,尤其是漸漸開始失去掌控的英國,愛爾蘭希望能夠獲得自治的請求被英國議會否決。

奧匈帝國內部也有些許的不穩定,尤其是已經讓哈布斯堡家族妥協過一次的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