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利亞地區被俄羅斯皇室佔據,其次立陶宛、波蘭、烏克蘭已經獨立,就是白俄羅斯地區和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也不是很穩定。好在蘇聯現在已經穩固國內的政局,否則一次戰敗很有可能覆滅這個有潛力成為霸主的國家。
三國聯盟願意攻打蘇聯自然是捷克公國想要看到的,因為恩斯特授命之下一些軍事支援前往到烏克蘭。說實話三國聯盟中波蘭對捷克公國有很不好的印象,這也正常畢竟現在捷克公國還佔據著波蘭一大片土地。
捷克公國的指揮官和參謀讓戰爭很順利,基輔本身並沒有多少士兵駐守,突破邊境3萬士兵之後基輔基本上已經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蘇聯也不準備同三國聯盟直接碰撞,他們選擇撤退、撤退到波爾塔瓦一線佈防。
東歐經過這一役徹底分裂成多個小國,幾年前這裡還只有兩個國家——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而現在捷克公國、匈牙利王國、奧地利共和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波蘭、立陶宛、烏克蘭,過一段時間也許還要加上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個國家。
這樣的局面其實並不符合英法的利益,畢竟他們想要看到的是一個和平且沒有威脅的大國而不是戰亂的七八個小國。主要是他們會因為各自利益的原因無法成功的牽制住蘇聯,雖然現在看起來他們佔據優勢。
蘇聯只是暫時的推讓,一旦時間過去三國聯盟不穩固,那個時候就是蘇聯的機會,他會一個個的把這些國家重新吞噬掉變成自己的領土。前世就是如此,蘇聯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漸漸強大起來甚至成為橫跨歐陸的霸主。
三國聯盟同蘇聯這裡展開拉鋸戰,而德國方面也經過一番談判終於讓比利時和法國撤出他們在德國的軍隊,德國重新成為自主國家可是現在的德國已經不是當年的德意志帝國。
捷克公國也老實很多,雖然暗地裡還牽扯進多個國家的戰爭可表面上安安靜靜的捷克公國只是在努力的發展自身經濟,而恩斯特也多是出席有關經濟和教育方面的會議活動,軍事方面不聞不問。
8月份的時候蘇聯突然遣使者來到捷克公國,雙方具體洽談什麼沒有人清楚,但是幾天之後捷克公國突然撤回駐紮在三國聯盟前線的陸軍指揮官和參謀們,再過幾天立陶宛王國撤出三國聯盟,同時蘇聯宣佈承認立陶宛王國獨立。
立陶宛王國還沒有國王,經過政府的一致推選,捷克大公恩斯特·弗朗茨為新一任國王,因為哈布斯堡的一位嫡系成員曾和立陶宛王國有姻親關係。當立陶宛找不到國王的時候,恩斯特也擁有繼承權。
立陶宛王國的公民對恩斯特還是比較歡迎的,畢竟捷克公國現在在歐洲是數一數二的國家,由捷克大公來成為他們的國王對於立陶宛王國來說是好事,只要恩斯特不要求把立陶宛王國並進捷克公國就好。
對於立陶宛王國的邀請恩斯特並沒有拒絕,不過捷克內閣卻因此忙碌很多,因為恩斯特准備給立陶宛王國送上的第一份禮物,就是價值1000萬英鎊的工業訂單。一旦立陶宛王國成為恩斯特的領土,那麼他必然需要對那裡的公民做出回應。
其他的不說,至少他需要保證立陶宛王國公民能夠保證溫飽狀態,有崗位、有工作、有能夠養活全家的薪水,這是基礎,也是恩斯特獲得人心的最有效的辦法。
立陶宛國王的加冕需要恩斯特親自前往,可是因為立陶宛王國的事情波蘭和烏克蘭政府對恩斯特很是不滿,想要直接從他們的國家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恩斯特只能自己想其他的辦法。
1000餘公里的距離如果是火車也只需要一天多的時間,但是難就難在恩斯特不能直接過去,前往德國然後乘坐戰艦過去倒是不錯,可是海上的風險實在是太大恩斯特可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