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沙皇也很清楚英國這隻老狐狸是最不靠譜的,歷史上,和英國人做盟友結局往往很慘,即使最後取得勝利也經常是得不償失的。
此外,俄**方對於義大利陸軍的實力實在沒有信心,在俄軍總參謀部看來,如果意軍戰鬥力能接近俄軍自己的水平,那麼俄國一定會認真考慮是否參戰的。
當威尼斯宣佈獨立後,義大利的局面變得更為混亂。俄國駐梵蒂岡大使在寫給沙皇的信中說道:“德奧聯軍只要擊敗翁貝託國王的主力部隊,那麼即使德奧聯軍撤出義大利,這個地區依然會陷入長期的內戰。據說,教宗已經變賣了在法德兩國的大量不動產和有價證券,籌措了不少於100萬英鎊的經費用於招募軍隊。在貧窮的南義大利,當兵就是為了吃糧,所以兵源從來不是問題,無論為誰作戰都是一樣。”
這一可靠的訊息再次堅定了俄國保持中立的決心。
不過,俄國也沒有閒著,按照之前和法國的約定。俄國計劃在義大利開戰後出兵外高加索,奪取西亞美尼亞並在中東腹地建立一個親俄的庫爾德人國家。
德奧兩國在中東沒有利益,自然十分配合的默許了俄國在該地區的自由行動。
難題再次擺到英國首相格萊斯頓的面前,當下的外交局面可以說是英國近40年來都罕見的亂局,甚至比起克里米亞戰爭時期恐怕都未惶多讓。
波斯灣沿岸地區歷來被英國視為禁臠,伊朗南部的胡澤斯坦和巴士拉附近的小酋長早已獲得英國的保護,扼守霍爾木茲海峽的巴林島也早在20年前就被英國海軍奪取。當然,這一階段,英國在中東地區擴張勢力並非為了石油,而是為了在英屬印度西面建立一道安全的屏障,以使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永遠熠熠生輝。
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人口數排第四的種族,中世紀時期英明神武的薩拉丁大帝便是庫爾德人。
奧斯曼帝國取代東羅馬帝國崛起後,庫爾德人地區長期被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分割統治。那個時代民族主義尚未萌芽,而且多民族共治的奧斯曼帝國在民族關係的處理上堪稱後世的典範。對於治下基督徒的清洗只是遲至19世紀衰落後才發生的事情。
不過,無論英國還是俄國都不斷的挑撥庫爾德人獨立,希望庫爾德成為自己的保護國,因為該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庫爾地地區處於高加索走廊的南端,西接土耳其,東連伊朗,南面則是豐饒的兩河流域,乃是整個中東**的中心所在。加上不低的人口基數,因此無論誰掌握了這股勢力,都會拿到決定中東命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有能力利用和影響到庫爾德地區的列強只有兩個,英國和俄國,法國的勢力此時還僅僅止於地中海沿岸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
英國獲得庫爾德地區後,不僅可以震懾土耳其和波斯兩大封建帝國,而且還可以進窺高加索走廊,對俄國形成巨大的壓力。
反之,若俄國獲得該地區,便等於建立了一個併吞中東、劍指印度洋的橋頭堡,一旦英國在其他地區無暇脫身,而俄國獲得自由行動的機會,那麼沙皇的哥薩克騎兵出現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沿岸的某個港口絕對不再是異想天開。
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戰(上)
義大利在最後時刻還是選擇了開戰。
這一結果多少有些出乎威廉的預料,看來翁貝託國王真是條漢子啊!威廉心道。
既然想戰那就華麗麗的戰吧,威廉打心眼裡沒把義大利當盤菜。
不過,為了鼓勵俄國在中東地區的大膽行動,以徹底孤立英國,威廉主動向俄國示好,他責成克虜伯公司以極低的價格向俄國出口了一批滲碳裝甲鋼,以供俄國建造軍艦之用。
1892年的最後一天,法德奧三國聯合向義大利王國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