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使團還沒有出發,大食的第四波使者就來了。

居然是來要帳的,請求李曄歸還智慧宮的藏書。

弄得李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大唐搶過他們的地盤,搶過他們的財寶,也搶過他們的女人,什麼時候搶了他們的藏書?

再說大唐將士們大字不識一個,也會搶他們的書?

有心想詢問楊師厚,但此時的楊師厚在萬里之遙的楊州,一去一回差不多一年。

不過,十多萬將士回長安,的確帶回不少東西。

足足三百車。

李曄當時只關注錢財了。

當然,書在這個時代也是貴重東西,尋常人家也買不起書。

李曄當即讓武元登去找找。

不到三天,還真找到了,躺在府庫之中。

看到這些書,李曄才知道為什麼會被打包帶回來了。

大食人還真講究,封面鑲嵌金銀或者寶石,金燦燦的,沉甸甸的。

一翻開,書頁還是羊皮的。

難怪會被當成貴重物品。

不少紙質書籍,也一併帶了回來。

李曄隨意翻看幾本,字雖然不認識,但上面的圖案卻是認得的,居然是幾何。

不過裡面最多的還是大食法教義。

這些東西大唐不需要,李曄讓懂大食語的人挑選出來,還給使者。

黑衣大食最關注的也是這個,很多教義都是孤本,對大食法意義重大。

對其他書籍反而不太在意。

這件事引起了李曄的極大興趣。

不止是巴格達,從布哈拉也擄掠了不少書籍。

納爾斯二世繼位以來,被稱為薩曼的黃金時期,有心復興波斯文明,經濟文化全面發展,布哈拉宮廷中,各方學者雲集,在此求學、研究、著述蔚然成風,出了不少聞名於世的學者。

很多不容於巴格達的學者,均受到薩曼的庇護。

這些全都便宜了大唐。

李曄旋即在尚學中設立通文館,翻譯薩曼、大食的典籍。

又派出人員,專程到河中搜尋典籍,以及學者。

華夏有科舉制度,學而優則仕,形成龐大的文官系統,但西面不是,學者是學者,官員是官員。

和倭國一樣,只有貴族或者依附於貴族的人才能成為官員。

華夏最聰明的人都做官了,而西面最聰明的人若不是貴族,只能經商和醉心學術。

這也導致西邊的學術氛圍相對純正一些。

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

自從李曄返回長安之後,大唐帝國又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勳貴與世家被李曄有預謀的弄了出去。

各種上升渠道被開啟。

無論是讀書習武,還是經商,在這個時代都有無限可能。

即便什麼都不做,老老實實種田,老婆孩子熱炕頭,日子也過得下去。

李曄與張承業這對老搭檔宛如定海神針一樣,矗立在大唐帝國的正中央。

身周是薛廣衡、韓延徽、馮道等新進才俊,處理政務。

外圍有王師範、劉鄩、郭崇韜坐鎮東南西北,護衛帝國的邊疆。

西土有四武王鎮守一方。

李曄有自知之明,政務託付與政事堂,薛廣衡、韓延徽、馮道都成了正式的閣臣。

政局穩定,大唐自然開始爆發。

國內再次迎來嬰兒潮,市舶司的海稅逐年攀升。

從江南隨便裝上兩船絲綢、瓷器、茶葉送到南洋,就能運回一船船的金銀、香料、寶石。

朝廷有錢,就能減輕對田賦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