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起了大唐的衣冠,用起了大唐的屏風、軟癱、座椅。

貴族子弟紛紛到長安遊學。

幾年間,漠北就出現了騎在馬背上的書生。谷

宣教司將漢代名將李廣一家大書特書,把李陵塑造成一個威武不屈的英雄。

從書面上為黠戛斯尋了一個根。

大大加強了黠戛斯人對大唐的歸屬感。

李多祿更是一到冬天就回長安宜陽坊避寒。

當然,皇城司與宣教司對黠戛斯的滲透也是無孔不入的。

改可敦城為燕然府,設燕然軍鎮司,下轄蕃漢騎兵三萬,名義上的都督是李多祿,但軍權實則掌握在都知兵馬使李祐手中。

畢竟是黠戛斯人的女婿,不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在一片祥和之中,李曄改元天興,取天興大唐之意。

天佑十八年是為天興元年。

天興元年的第一件喜事,就是在呂宋之北與東部靠海地區發現大金山,不過這些金山附近有大量土著,非常不友好,穿著條褲衩,提著骨頭棒子就要來砍人。

有金山,金山邊還有勞力,這自然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

海商第一時間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主動配合朝廷步伐,在呂宋沿海建設村落。

呂宋三道其實非常大,北部有島鏈連線流求,西部與勃泥相連,南部是爪哇,東南還有兩個大島,都處於未開化狀態。

簡直是天賜之地。

從此地落腳,與占城一左一右,如同一雙筷子,夾取南洋。

與政事堂群臣商議很久之後,李曄下達開拓令:

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今有呂宋孤懸大唐海域東南,金銀遍地,其民茹毛飲血,形如野人,不知禮儀羞恥。

大唐囊括四海,神威著於天下,風儀揚於八荒,不可不使此地孤懸大唐之外。

凡我大唐子民,皆可開拓呂宋。

置一縣,為縣令,置一州,為刺史,世襲罔替。

務令此域外蠻荒之地,深沐大唐之王化!

開拓令一下達,飛速傳往大唐五都、內地二十一道。

舉國沸騰。

轉眼間全國都在議論此事。

嗅覺靈敏的商賈與世家,已經在招募退役的將士。

能玩的起開拓的當然不是尋常人家。

不是地頭蛇或者有錢有勢之人,根本組織不起來。

崔氏、杜氏、韋氏、王氏等老牌世家聞風而動。

這也是李曄目的之一,世家擁有大量的資源,人力、財力什麼都不缺,還是書香世家,留在中土,遲早會變成龐然大物,還不如讓他們出去,成為華夏文明的傳播者,順便也給寒門和平民子弟挪地方。

即便他們不願去,李曄也會以強制手段把他們踢到呂宋。

當然,普通百姓只是看個熱鬧,他們在大唐風調雨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也不想離開故土,只想過個安穩日子。

這些年,世家大族在李曄的影響下,也具有了一定的眼力。

特別是倭國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外面也許是蠻荒,但不一定窮。

留在大唐還天天被皇城司監控,養幾個奴婢都被管著,門蔭制度直接被廢除,官也不好當了,沒有本事,當了官也要被擼下來。

朝堂上越來越容不下庸碌之人。

新一代的崔源照、韓延徽、馮道、宋齊丘,哪一個不是有經天緯地之才?

還不如出去當個土皇帝,想怎麼快活就怎麼快活。

世襲罔替也保證了他們的利益。

若是尋到金礦、銅礦什麼的,更是一本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