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就這麼輕輕的揭過了。

王審知與源經基都選擇息事寧人。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雙方已經成了地緣上競爭對手。

長安。

倭國的暗流湧動不是李曄最關心的。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王審知與源經基再怎麼折騰都是無用的。

目前大唐處在消化利益階段,宜靜不宜動。

李曄現在頭疼的是海寇。

不是倭國海寇,而是大唐南洋忽然竄出一夥兒巨寇,為首名叫徐萬峰,號稱海艦三千艘,麾下十萬健兒,糾合大食人洗劫了占城國的都城舊州,連他們的公主都被劫走了。

占城王水軍追之,為賊所敗,萬般無奈之下,向王師範申訴。

王師範上表朝廷。

此時發生在去年六月份,正是攝津大戰之時。

南洋居然有這麼大一股海賊存在,倒是令李曄頗為驚訝。

隨王師範而來的還有一些情報。

徐萬峰祖籍兗州,其父徐勉為黃巢部將,隨之而下廣州,後黃巢北上,留徐勉等部戍守,為劉昌魯、龐巨昭等唐臣所敗,攜部眾遠遁海上,不知所蹤。

李曄揉了揉額頭,南洋肯定是鞭長莫及了。

大唐海軍能掌控北洋就錯了。

當然,徐萬峰也不是忽然冒出來的。

此人應該在南洋盤踞多年,這些年大唐的目光對向海上,這些牛鬼蛇神才從海霧中顯露身影。

歷來中土都不重視海洋。

如晚明時期,士大夫嚴厲禁海,卻冒出七海霸主陳祖義、淨海王王直、福建鄭芝龍。

都牛叉上天了。

倭寇只是他們的打手而已。

多次暴揍西方的殖民者。

不然為何後世南洋有這麼多華人?

畫地為牢的是傳統士大夫和統治階級,他們遠離海洋,只不過為躲避海上的不確定性,以維持自己利益圈子的穩定。

而華夏最兇惡的對手恰恰都是來自於海上。

民間百姓早就踏足海上。

海上這麼大的利益,引來了大食人,當然也會崛起本土勢力,這並不奇怪。

徐萬峰的十萬健兒、三千海艦肯定是吹牛了。

但能攻破一國之都,勢力不小了。

一聽是黃巢餘孽,樞密院與政事堂的意見空前一致:剿滅!

這些年雖在李曄的帶領下,大唐朝廷的精英們眼界有所拓寬,但終究對南洋的廣闊一無所知。

李曄也想剿滅啊,關鍵南洋這麼大,強龍不壓地頭蛇。

你得先找到他們才能“剿滅”啊。

而且李曄覺得大唐海軍還不一定打的贏。

現實就是這麼尷尬。

關鍵這裡面還有大食人摻和進來。

二對一,怎麼打?

什麼事都要講究一個實事求是,不能蠻幹,不能好高騖遠。

大臣們站在大唐的立場對黃巢深惡痛絕,黃巢的確值得憎恨,但黃巢手下的人,不必如此。

現在在西北撐起半邊天的張全義也是黃巢手下。

丁會也是黃巢舊部。

亂世滾滾而下,絕大多數的人迫不得已被裹挾進洪流中而已。

當年的大唐未必就有多光彩。

達官貴人們吃幹抹淨,百姓餓殍遍地,不造反又能如何?

李曄思索了一陣,與眾臣商議之後,下達了赦免黃巢、秦宗權、朱溫舊部的詔令。

這些舊部其實很多都已經轉為唐軍。

劉知俊跟朱溫混過,張全義跟黃巢混過,柴再用跟秦宗權孫儒混過……

赦免詔令,是從法理上接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