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七歲玄武門政變登基。
此後又連續擊敗突厥、高句麗、吐谷渾、吐蕃、薛延陀。
這些勢力可不是現在的奄奄一息的吐蕃可比,很多都是一方霸主,或者正處於國勢上升期。
李曄對手,除了朱溫,基本都不算什麼強者。
朱溫還是被熬死的,至於李存勖,自身缺點太多,阿保機的契丹實力不足。
剩下的百濟、新羅、摩震、漠北,基本上等於白撿。
就算李曄不撿他們,他們自己的日子也過不下去了,處在崩潰的邊緣。
周圍都是弱雞,大唐想不崛起也不行啊。
事實上,這個時代正處於歷史的轉折期,東亞秩序相繼出現重大問題。
歷史上,阿保機先一步解決內部,殺了其他七部首領,效法唐制,登基為帝,設立南北院整合蕃漢,才有了遼國之興。
朱溫、李存勖、李嗣源沒有做出任何革新,所以才被時代的洪流淹沒。
而大宋矯枉過正,崇文抑武,分權之後再分權,冗官冗軍,地方和朝廷都臃腫不堪,卻又虛弱無比。
地方毫無任何反抗之力,幾百山賊,就能攻城略地,地方束手無策。
號稱富庶的大宋有將近四百多次起義,地方知州、知縣主動賄賂義軍,請求他們繞道攻打別的州縣。
這樣的王朝又怎麼會有力氣去抵禦外辱,開疆拓土?
只能陷入對地方、對百姓無盡的壓榨之中。
李曄覺得分權是對的,地方勢力太過壯大,一定會挑戰中、央朝廷。
安史之亂的一百多年,關東發展,關中沉落,所以才會有河朔三鎮、淮西的相繼崛起,挑戰大唐朝廷。
如同狼群之中,頭狼衰朽,其他雄狼自然會出來挑釁。
但分權之後再分權,就不對了。
收歸中央的軍權分樞密院,成了文官的後花園,與三衙互相牽制,軍權分散,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大部分出徵全部由文官統兵。
一口一口把西夏喂大。
掌握筆桿子的文官還自我吹噓,今天大勝,明天大捷。
西夏四五州之地,在秦漢隋唐還是個事?
宋廷抽乾了地方軍權、財權,連政權都是令出多門,帥司、漕司、憲司、倉司,基本剝奪了地方的治政權。
唐代,地方收入,一部分歸朝廷,一部分歸地方。
但到了大宋,竭澤而漁,全部收歸宋廷,地方因此而羸弱。
作為穿越者的李曄,不僅能吸收前代的教訓,還能吸收後代的經驗,這算是他最大的金手指。
能摸著大宋過河。
其實如今的大唐也收地方的軍權、財權,都留下一部分,根據實際需要用於發展地方。
一些貧瘠的地方,財稅也會酌情減免,或者朝廷扶植。
地方健康成長,大唐才能健康成長。
此次征討倭國,淮南、山東、浙東三道提供了龐大的錢糧支援,如果都是從長安轉運,黃花菜都涼了。
光是運送途中就要消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