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隆、隆舜父子長達三十年的攻唐戰爭中,南詔成功吸引了大唐的注意。

懿宗雖然驕奢淫逸,但在其執政的前期,還是勵精圖治,積極向上的,面對南詔的襲擾,果斷出兵,以高駢為西川節度使,匯同曾元裕、宋威等猛將,調長安禁衛徐州精銳山南軍入蜀南,砍瓜切菜一般,南詔“屢覆眾,國耗虛”。

面對楊師厚的銀槍效節都,羊苴咩城試圖反抗,鄭昶留下的“太子”鄭仁旻組織城內老弱,散佈唐軍將屠城的訊息,倒也鼓起了一些鬥志。

畢竟唐軍不多,才兩萬人,而羊苴咩城是座雄城。

楊師厚以協軍為先驅,聲言破城之後,除南詔宮室,任其搶掠一日。

羊苴咩城作為南詔王城,勉強比的上中土一個望州,城內民眾十萬,周邊田地一年三熟。

協軍在高原上窮得叮噹響,在高原上喝慣了西北風,又不善農事,一聽此令,雙眼充血。

他們之所以順從,除了銀槍效節都的強大威懾力,還有跟著一起吃肉喝湯的心思。

銀槍效節都為督軍,在後壓陣。

被獸性激勵的協軍,帶給羊苴咩城巨大壓力,這些人披著皮甲,扛著木盾,數次攀上城牆。

鄭昶征伐蜀中,留下了兩千人羅苴子,成為鄭仁旻的救命稻草,哪裡有危險,他們就出現在哪裡,勉強抵擋住了協軍的攻城。

府兵制在大唐全面崩盤,南詔國土狹小,均田制、府兵制得以延續,男子平時耕作戰時為兵,精兵號稱羅苴子,以鐸鞘、鬱刀、槍箭為武器,多淬有毒物,帶給協軍巨大傷亡。

第一天就在這麼瘋狂的廝殺中渡過。

第二天還是協軍攻城。

但依舊攻不破城池,協軍傷亡漸多,蓋因中毒者三兩日便無救,全身青黑,口吐淤血,協軍漸生恐懼之意。

魏五郎、黃全素等驍將求戰,楊師厚不許。

令大軍暫緩攻城。

鄭仁旻令通唐言之人在城上辱罵,順帶連李唐宗室也問候了,什麼天寶戰爭,殺得鮮于仲通、李宓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什麼攻成都,割了蜀中百萬人的耳鼻。

大肆嘲諷唐人無能。

不止是軍中將領,連銀槍效節都士卒都憤怒起來。

羊苴咩城倒是眾志成城。

楊師厚在城外伏以精兵,鄭仁旻卻一心當起了縮頭烏龜。

戰爭一僵持下來,南詔諸部皆以為唐軍疲軟。

西面麗水節度、永昌節度,南面銀生節度,東面弄棟節度,北面的劍川節度,皆出兵來援,大者兵力萬人上下,小者兵力四五千,如嗅到血腥的狼群蜂擁而上。

大唐的節度制度可謂影響深遠,周邊各國無不在抄襲,吐蕃、南詔、契丹,而大唐的弊病他們也一同抄了過去。

各大節度保持一定的兵權,管理境內部族。

鄭昶篡國,屠殺前南詔王室,各節度敢怒不敢言,但也相當於獨立,現在唐軍入境,他們出兵名為勤王,實則撈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形如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討董。

政治和人性都是共通的,誰都想成為新的董卓。

協軍就是協軍,見到這麼多南詔軍圍攏上來,頓時慌亂。

楊師厚以軍法震懾,以逃軍的人頭震懾,然後將協軍分成七隊,擄掠洱海周邊百姓,算是勉強維持了協軍的軍心。

與協軍相比,銀槍效節都戰意高昂,自攻破稻壩城之後,他們基本就沒有打過大仗,一路高歌猛進,高原上嗢人不堪一擊。

楊師厚一直有意積蓄銀槍效節都的鬥志。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宣教使就是士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