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東形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枕無憂,北有党項人李思孝,南有金商都防禦使馮行襲。
現在的党項人遠沒有後世南北宋時那麼強橫,歷史上被李茂貞信手拈來,夏州太遠,李曄夠不著,但鄜坊鎮李思孝就懸在頭頂上。
腦袋上有個東西總歸是不舒服的。
馮行襲對唐廷還算恭順。
但不管他恭不恭順,成為下個目標是必然的,拿下金、商二州,關中之東,潼關之西的廣大區域才能徹底歸於李曄麾下。
而潼關落入李曄之手,著實刺激到了馮行襲,以往被輪番欺負的朝廷,想不到也有雄起的時候,不得不加強北面防禦。
眼下李曄實力正在劇烈整合中,抽不出兵力攻打金、商二州。
春耕才是重中之重。
不過也不能讓他們這麼閒著,必要的試探還是要有的。
和韓偓商議一番後,李曄下了兩道詔令,封李思孝為檢校司徒,加同平章事,回長安述職。封馮行襲為檢校司空,樞密副使,同樣回長安述職。
自己已經出招,怎麼接招就是他們的事了。
春耕開始的時候,李曄率領百官親自下田耕種。
歷朝歷代皇帝都有親耕禮,皇帝率領武文百官在田間地頭表演一番,以示重視農耕之意。
在李曄看來,表演比真下地種田還累,要玩就玩真的。
他這大半年的一直堅持鍛鍊,身體素質不錯。
但朝臣們就一樣了,一個個累的夠嗆,特別是韋昭度,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
李曄沒有勉強他們,讓他們回長安休息去了。
關中戰亂頻仍,既缺少耕牛,又缺少農具,鐵器都拿去鑄造兵器了。
用的還是木犁,四五個人在前面拉,一個人在後面掌犁。
不僅累,而且效率奇低,五百親衛,一天也就犁了二十幾畝地。
到了最後,李曄也受不了了,回到長安,連夜讓人打造農具,又讓韓偓趕往河東購買耕牛。
李曄出身農村,但他那個時代,農村已經不種田了,讀完書就到大城市,只在電視劇裡見過耕田,所以完全沒做準備。
長安城裡耕牛比戰馬還要稀缺,更別提其他牲畜了。
戰馬比人還嬌貴,拿去耕田,也就廢了。
好在長安城鐵倒是不少,歷年廢棄的兵器都被人收集起來,就是宮中也有些廢銅爛鐵。
農具不像兵器,不需要多麼上乘的材料,打製起來也簡單,第二天就湊齊了一千件鐵犁,借給農人使用。
耕牛還是奇缺,人倒是不缺,流民也樂得出力。
李曄索性將流民全部歸入皇莊農戶,簡稱莊戶,鼓勵嫁娶,由宮中管轄。
原本想讓皇后主理此事,後來發現李漸榮更合適,不僅識文斷字,還有一定算學基礎,驚奇之下詢問得知,原來李漸榮是趙郡李氏的旁支,也是七姓世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