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相信這只是國民政府的藉機宣傳;他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質疑薛嶽兵團;但也不意味著他就會放棄對真相的探究;所以他要去德安實地採訪。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媒體人還是非常負責任的;而不像後世的媒體人;一個個可說是毫無節操、毫無底線;打著公知的幌子就敢在網際網路上胡說八道;全然不顧他們的言論會誤導多少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全然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會造成多麼惡劣的影響。

“我恐怕是去不了啦。”趙文釗雖然也想去;可武漢還有一大攤事等他處理;不過說到去德安趙文釗卻想起件事;當下從公文包裡拿出封信遞給範長江;叮囑道;“長江兄;還請你幫個忙;把這封信轉交給第58師獨立十九大隊的徐大隊長。”

(分割線)

由於許多記者還在趕回武漢的路上;新聞釋出會被迫推遲;不過蔣委員長並沒閒著;趁著這短暫間隙;他已經透過電波大致瞭解了萬家嶺大捷的始末;聽說薛嶽兵團未能實現全殲小日本第10沛團的戰術目標;而是讓松浦淳六郎等數百人突圍而去;心下自不無遺憾;不過很快蔣委員長便又把這點小小的遺憾拋到了腦後。

蔣委員長至今都還無法忘記當初他剛聽說臺兒莊大捷之後的心情;當時蔣委員長的心情真可謂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百味俱全;一方面他為**終於在正面戰場之上取得了一場像樣的勝利而高興;可另一方面;這場勝利卻是由李宗仁這個老對手指揮著幾十萬雜牌軍所取得的;這讓蔣委員長內心頗不是個滋味。

但現在;萬家嶺大捷卻正兒八經是中央軍打出來的大捷

薛嶽雖然不是蔣委員長的黃埔學生;卻也是中央軍系統的宿將

尤其讓蔣委員長感到興奮莫名的是;一向被他寄予厚望的第5沛在萬家嶺大捷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知道讓王耀武擔任第74軍副軍長可是由蔣委員長欽點的;當初俞濟時可是堅決反對的;可是最終蔣委員長還是選擇了王耀武。

而王耀武也終於沒有讓蔣委員長失望;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回報了蔣委員長。

“王耀武;好一個王耀武”蔣委員長心緒激盪;不無得意地對剛趕到的九戰區總司令長官陳誠說道;“當初良楨還跟我說;王耀武不如馮聖法;我就不信;這不;王耀武馬上就用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捷向國人證明;他是能夠勝任第74軍軍長的。”

第一卷淞滬會戰 第55章

陳誠人稱小委員長;對蔣委員長一向是言聽計從;聽到蔣委員長誇王耀武;陳誠便也跟著誇獎了王耀武幾句;順便奉承蔣委員長慧眼識英才;在場的黨國高階將領也紛紛附和;白崇禧心下雖不以為然;卻也無意掃了蔣委員長的興。

白崇禧人稱小諸葛;戰場嗅覺和洞察力不是蔣委員長能比的;蔣委員長只能夠看到事物的表象;只能夠看到王耀武第5對小日本第10沛團的致命一擊;可白崇禧卻透過表象看到了本質;如果沒有馮聖法第58師的力挽狂瀾以及拼死阻擊;小日本第10沛團早就從萬家嶺突圍;又何來王耀武第5沛的輝煌一擊?

不過中國的國情從來就是這樣;只以勝敗論英雄

第58師雖然打得極其悲壯、極其慘烈;全師近萬官兵拼到只剩四百多人;四個團長死了兩個;十幾個營長更是大多殉國;下面連、排級軍官更不知道換了有多少茬;第58師官兵身上淌下的鮮血幾乎都把萬家嶺給染紅了。

可這又如何呢?軍隊裡從來就沒有溫情;戰爭更不相信眼淚;第58師打得再慘烈;死人再多;可如果沒有繳獲;如果沒有斃敵數;上峰是絕對不會給予半句嘉獎的;一句話;要想嘉獎;你就拿戰功來換;沒有戰功就免談。

白崇禧甚至已經預見到;今後整個第74軍的高層將不可避免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