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方才部曲來人問他要糧食的時候已經給他透了底,掌櫃知道是五娘子來了。
“拿紙筆過來。”姜元羲吩咐道。
掌櫃即刻去拿,磨好了墨,姜元羲立時就筆下有龍,寫好了信,上了火漆,交給掌櫃,“立即送去給五哥,讓他儘早安排此事。”
掌櫃不敢怠慢,趕緊拿著信安排人去送信。
等掌櫃離去,姜元羲開始同胡不歸商量,“我沒想到形勢開始嚴峻了,已隱有禮崩樂壞的趨勢。”
胡不歸冷冷的嗤笑一聲,“天下即將大亂,朝廷喪失了對地方的掌控,沒了應有的秩序,禮崩樂壞不過是早晚的事。很憤懣饑荒年吃小孩的?你以後會見到更多讓你覺得憤懣的事。”
姜元羲看了胡不歸一眼,繼續道:“我們先前一直在為了糧倉的事準備著,目下看起來,流民的事也不能再拖著了,我們不能去試探人性,像方純那種依然堅持著底線的人本性是好的,但若是他村子裡的人真的餓得過不下去,他也會帶著人去殺人搶劫。
先前是我疏忽了這點,我已經傳訊給五哥,讓他安排人手,持了蓋著我印綬的公文,帶著糧食去各地引接流民。”
朝廷至今都沒有示下該如何處置流民事宜,地方上因著徵收賦稅的事亂糟糟的,軍權先前是陳雄掌著,陳雄一死,軍隊暫時也沒人能指揮得動,於是爆發的起義才會遏制不住。
人心惶惶,躁動不安。
姜元羲認為,如若陳晉繼位之後有魄力,不會做蠢事,北梁還能撐一撐。
丹陽縣有這麼多能人在,她索性就先留在外頭引接流民了,除了讓五哥安排人外,她也叫來了掌櫃,讓他給她準備糧食,早一日引接流民,百姓們也能少受點罪。
與此同時,姜元羲還讓掌櫃傳訊北方各地郡城的鋪子,讓他們在流民中放出訊息,丹陽縣有糧食!要去就去丹陽縣!
姜伯庸收到姜元羲親筆信,立時就安排人手,三百部曲被他指派了出去,帶著糧食、帶著公文。
就在姜元羲等人忙活流民之事時,身在都城的陳晉終於收到了漁陽郡守的八百里加急。
只看第一眼,陳晉就眼前一黑,差點沒暈過去。
漁陽軍隊全滅,漁陽糧倉被劫!
陳晉在御書房中看著前後腳送到他面前的帶有李家徽記的刀槍,眸中帶著幾欲噬人的血腥,恨恨的一腳踢翻了御案。
“李家。。。李家。。。”
陳晉閉了閉眼,好半響之後,自己親自起身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刀槍衣角撿了起來,放回包裹裡,自己藏起來。
他剛登基不久,宮裡頭到底混進了多少鬼怪,他不知道,只能萬事小心再小心。
看著漁陽郡守的奏摺,陳晉面無表情的把奏摺收起來,轉而重新開始梳理朝堂之事。
他不準備回覆示下漁陽郡守,讓漁陽郡守自己去追賊人,現在最重要的是掌控軍隊,只要有了軍隊在手中,什麼流民都不怕,就連那些世家也會跟父皇低頭那般朝他低頭!
陳晉打定主意之後,朝外吩咐了一聲,“來人!”
很快有禁衛進來。
發生了父皇在宮中被刺殺而死的事情後,陳晉現在出入都會帶著禁衛,他惜命的很,誰讓他沒有父皇那種神勇的武藝?
“去通知荊門軍統領,朕明日去軍營看他們操練。”陳晉威嚴的道。
他登基已經有了五六天,荊門軍統領除了登基大典那天見過之外,至今沒有來私下拜見他,等禁衛領命而出,陳晉暗恨,到底是父皇的人,看來他還是得找忠於他的將才來統領荊門軍才行。
一朝君子一朝臣,若是一開始就識趣點,他還不會動手這麼快,既然眼裡沒有他這個皇帝,那就休要怪他不講情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