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嵋椎匚�制淶匚渙恕U庵鐘上巒�霞壩繕賢�碌納緇崍鞫��勻歡�輝斐芍脅�撞愕拇罅砍魷鄭蝗歡��脅�撞愕畝ㄒ迦詞羌�始�塹模��諡脅�撞愕納緹�匚弧安桓卟壞汀⒉緩貌換怠保�畛S玫姆擲啾湎罹褪恰八�謾焙汀敖逃�潭取繃恕�
一般而言,中產階層至少須有大專的學歷,但是收入多少才算是中產階層呢?由於缺乏統一的指標,學界多不以數值資料來下定義,他們寧取個人資歷為標準。由於中產階層定義不一,其所佔人口比例也不免因而分歧。許嘉猷說:根據新馬派理論的統計,在1993年,中產階層佔臺灣人口的34%,此一比例在1998年底時應已高達40%。許教授固定每十年做一次相關的調查。此外,他發現:中產階層多集中在都會區,1993年時58%的臺北市民是中產階層,現在恐怕2/3都是了。同時,客觀調查和主觀認定所得的資料也不同。蔡瑞明副教授認為:主觀認定的結果往往比客觀調查高上10%~20%。一個人生活安穩,就自認為中產階層了。他同時提供一個較為保守的資料。他說:以各項調查的平均值為立論基礎,因此百分比不免低些。根據1997年的統計平均,客觀調查下的中產階層人口在25%~35%之間,而主觀認定自己是中產階層者則高達30%~50%。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蓋浙生教授的資料又不同了:中產階層的人口比例在1986年時是45%,到了1994年則上升至55%。他同時指出,中產階層的中數分配對社會大有好處,一個社會若有60%的人是中產階層,而上下各佔20%的話,這個社會就會很穩定,因其彈性大,應變能力就強。他接著表示:因為社會開放,資源公平給予,於是使得社會得以容納更多的中產階層。過去中產階層加速經濟成長,同時減少貧富差距,但現今情況已漸漸改變了。根據許教授的研究:1951~1980年,臺灣地區的所得差距一直在減小,因為財富的平均分配和不斷的經濟成長,臺灣創造所謂的經濟奇蹟;但自1980年以來,連續13年,所得差距一直在加大,這是因為收入的主要來源已由薪資收入轉為財產收入。所謂財產收入係指股票、房地產等收入。薪資收入的差別不大,財產收入的差別則越來越大;然而,財產所得又是無法分配的,這也和商業形態的改變有關。1980年是一分水嶺,指標如便利商店進入零售業和財團壟斷情況日益嚴重。《社會流動——由社會流動到專業敬業》;許嘉猷:“根據新馬派理論的統計,1993年中產階級佔臺灣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四,此一比例在1998年底時應已高達百分之四十”;蔡瑞明:“主觀認定的結果往往比客觀調查高上百分之十到二十。一個人生活安穩,就自認為中產階級了”;蓋浙生:“中產階級的人口比例在1986年時是百分之四十五,到了1994年則上升至百分之五十五。”
臺灣中產階層(2)
愈見明顯的貧富差距
曾經,臺灣以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縮小貧富差距而傲視全球。但是,過去十幾年來臺灣的貧富差距快速擴大,並恢復到1960年左右的水準。在經過三七五減租等土地改革後,漸漸縮小,在1980年時,達到最低點,即4�17倍。但是這條亮眼的曲線,已經悄悄上升。今年的倍數成長到5�5倍。5�5倍是指現在臺灣最高所得20%家庭比最低所得20%家庭,年均所得多出140萬元。而這還只是冰山的尖端,是看得見的以薪資、營業所得為主要統計依據的差距。若加上不能統計,或政府並未統計的財富,則貧富差距近年來的惡化狀況更為驚人,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股票等資產所得。楊瑪麗:《中產階級,你為什麼不生氣?》;臺北:《天下雜誌》2000年第224期,第54頁。
土地,一向是臺灣最主要的財富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