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團長,《蘭陵王入陣曲》你要不要?(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秦最不缺的是啥?
不是劇本。
不是鈔票。
是已經烙印在腦海深處的音樂。
他不出場還好,他出場了還上老音樂的話,的確太應該了。
不過,蕭長弓的擔憂遠不止於此。
“倒不是我不相信你的創作能力,只是一個節目想要上春晚必須經過層層稽核,這個流程沒幾個月恐怕下不來,你現在就算能拿出新節目也來不及。”
正常來講,春晚的籌備工作一般從上一年的七八月份開始啟動。
光是作品徵集、審查、修改、試演就要耗費幾個月的時間。
能存活到聯合彩排階段的作品基本上已經是百裡挑一,被斃掉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新作品基本上不可能在這個階段換進來,因為誰也承擔不起更換的風險。
但是,蘇秦的一句話直接讓蕭長弓折服。
“正宗的《蘭陵王入陣曲》難道你不想看,上面的大佬不想看,下面的億萬觀眾不想看?”
轟隆!!!
蕭長弓如同五雷轟頂。
“你說什麼?《蘭陵王入陣曲》?”
“那曲子不是已經失傳上千年了嗎?你真的有?”
《樂府雜錄》記載:“大面出於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貌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常擊周師金墉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聲,以效其指捻擊刺之容。俗為之蘭陵王入陣曲。”
《南北史演義》記載:“長恭自邙山得勝,威名頗盛,見七十三回。武士相率歌謠,編成蘭陵王入陣曲,傳達中外。”
《通典》也有記載:“大面出於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貌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由此可見,《蘭陵王入陣曲》擁有非常古老的歷史底蘊。
它起源於北齊,盛於唐代。是為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
但是,這支名曲在唐朝時被列為散樂,而散樂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非正音”。
所以唐玄宗在禁斷“散樂”的時候,把它也給禁斷了。
史料方面,《唐會要》就有相關記載。
“元二年,上以天下無事,聽政之暇。於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之皇帝梨園弟子。
期六日敕,散樂巡村,特宜禁斷,如有犯者,並容止主人及村正,決三十,所由官附考奏,其散樂人仍遞送本貫入重役。”
除此之外,《舊唐書音樂志》也有相關記載。
“歌舞戲,有《大面》、《撥頭》、《踏搖娘》、《窟壘子》等戲,宗以其非正聲,置教坊于禁中以處之。”
其中所說的《大面》,正是《蘭陵王入陣曲》。
不過《蘭陵王入陣曲》雖然被禁斷,但是在宮中教坊內還儲存著有,但是禁止散樂巡村,無疑造成了《蘭陵王入陣曲》的失傳。
一種文化一旦失去人民群眾這一根基,必然是極難存活和延續的。
因為歷史不論怎麼更迭,王公貴族可能隨時會改朝換代,但唯獨人民是永恆存在的。
就好比龍國的立國之本,必然是廣大人民群眾。
然而讓國人鬱悶的地方在於,這支失傳千年的古曲,在唐代傳到櫻花島之後竟然被當成雅樂奉上神壇。
以至於時至今日,小日子敢向全世界說只有它擁有真正完整的《蘭陵王入陣曲》。
他們更是囂張地向全世界宣告,唐文化在櫻花島,龍國已無正統繼承。
也正是因為蕭長弓瞭解歷史,瞭解《蘭陵王入陣曲》,他才會在蘇秦說出後這麼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