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從來都不是粗淺的。

不只是粗淺地描述桃花源鎮。

更不是粗淺地只勾動桃花源原住民的記憶。

隨著音樂漸進,越來越多的離家之人開始思念故鄉。

思念村口的柳樹、家裡的父母、留守的妻兒。

亦或是年少的青梅竹馬,隔壁家的俏麗寡婦。

弦上黃鶯語,黯然道別離。

欲訴生平事,調起先有情。

花落春還在,水流兩分明。

倦鳥歸飛急,月入柳梢林。

君去了無信,花期終有期。

翻卻琵琶語,淚痕兩迷離。

闕歌空對月,長亭連短亭。

正如蘇秦所說。

這支情調優美,充滿田園詩畫風格的曲子開始催淚了。

“在外打工三年,我想我的初戀了。如果當初不是賭氣外出為了證明自己,也許我們的孩子都一兩歲了吧。可是匆匆三年,我還是沒掙到一分錢,我還是沒臉去見她。”

“這首曲子讓我想我媽了,當初她瞎著眼幫我縫縫補補給我送行的樣子,我每次想起都心酸和愧疚。”

“媽,我想您了,我要回家,我現在就訂回家的車票。”

“爸,也許我們兩個爺們說想念會矯情,但是我真的想回家了。”

蘇秦用琵琶彈奏的《憶江南》依舊溫柔,可卻激發了所有人的思鄉情。

然後在思想的基礎上,再次拔高曲子的深度。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城;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鐵血男兒流了淚,萬千觀眾倍思鄉。

汪皮褲偷偷擦了擦眼角,不知道後續的計劃要不要繼續進行。

可當他看到蘇秦嘴角的壞笑,他瞬間下定決心。

“這小子,今天非要讓你輸一場不可。”